[51]王德勇,李友華.分工理論的演進與農村城鎮化的實踐要求[J].商業研究,2005(4)

[52]王桂蘭.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存在的風險及其防範[J].集團經濟研究,2006(7)

[53]王景濤.新編風險投資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54]王少豪.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5]王雄偉.風險投資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影響[J].財會月刊,2006(5)

[56]吳晶妹主編.資信評估[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

[57]吳正武,裘孟榮,袁飛.風險投資業存在原因的經濟學解釋[J].商業研究,2003(3)

[58]夏恩君,蘇廣領,閆緒嫻.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59]辛樹人,彭江波.金融機構對非國有經濟的貸款結構與經濟績效——對山東省金融機構與非國有經濟發展關係的調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1(10)

[60]薛有誌.並購與企業高成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61]顏秋許.風險投資者評價創業公司價值的一種方法[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6)

[62]姚詠涵.交易成本與中小企業間接金融缺口[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6(3)

[63]易葉武,劉輝.擔保業:並不清晰的現狀[J].銀行家,2006(8)

[64]尹衛民.中小企業融資與信用擔保問題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大學,2002

[65]尹灼.信用衍生工具與風險管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66]喻均林,劉和平.信用擔保運行中信息不對稱的擴大分析及其防範對策[J].特區經濟,2006(5)

[67]餘青.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問題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央財經大學,2002

[68]於洪波,武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財經問198,2005(1)

[69]周惠彬.論目前擔保公司存在的問題和發展之路[J].特區經濟,2004(11)

[70]張傑.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00(4)

[71]張景安.風險企業和融資技巧[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7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3]張五常.交易費用的範式[J].社會科學戰線,1999(1)

[74]張筱峰.不對稱信息下商業銀行惜貸行為的博弈分析[J].商業研究,2005(7)

[75]張元萍.風險投資運行機製與模式[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76]鄭維敏.正反饋係統理論[J].係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7(3)

[77]朱文.股權融資還是債券融資[J].前沿,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