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如今,很多人每天都在抱怨物價上漲,自己的錢不夠花。現在看起來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確實挺難,不過,早幾年的時候,要想變成一個百萬富翁很簡單,隻要一張飛機票。那時候,每一個去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豪華現代、氣派十足的機場的海外遊客,甫一落地,馬上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因為根據當時津巴布韋的官方彙率,每10美元就可以換到10.1萬津元,而黑市上則可以換到兩至三倍的官方彙率。也就是說,你隻要有不到1000元人民幣,馬上就可以躋身百萬富豪之列,但是你不能高興地太早,因為這些錢也就是夠一輛出租車的起步費。而這就是通貨膨脹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我們經典的問候語“吃飯了嗎?”已經退居二線,“今天,你‘海豚(囤)’了嗎?”成為後起之秀,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米和油都漲價了,豬肉也漲價了,連蔬菜也比以前貴了……當不少人紛紛感慨如今物價飛漲,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同時,卻有人說:“我們中國要想成為強國,非得是三高’: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不知道這位老兄是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經濟問題其實是大家一直都比較關注的,不過很少有人下工夫去了解經濟問題出現的深層原因,而是將目光放在物價啊,股票啊什麼的上麵,將經濟問題推給經濟學專家去研究,認為平常人研究這個就是杞人憂天,這還天天嚷嚷著通貨緊縮呢,誰有那閑工夫去研究通貨膨脹。人們似乎天生都比較樂觀,“不食人間煙火”,在通貨膨脹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對它並不感冒。可是當通貨膨脹的洪水已經慢慢地漲上來,看著人家那些“會遊泳的”絲毫不受影響,甚至想方設法使自己的錢增加了許多,而自己這樣的“旱鴨子”卻隻能坐以待斃,也許沒有比羨慕嫉妒恨更好的詞來形容此時的心情了。

很多人夢想中的生活是“五子登科”:房子,妻子,孩子,車子,票子,不管怎麼說,生活是由金錢、地位、權利等多重現實條件構成的,馬克思就曾經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話一針見血。沒有自己的基礎地位,神馬理想,神馬理論,統統變成浮雲。要是沒有經濟基礎,還想生存下去,隻能跳出現實社會構造的這張網,所以,要想過上優質的生活,就要做足準備工作。

麵對通脹帶來的壓力,很多人也想深入了解一下,做好防範措施,可是一想到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專業名詞就頭大。可是不學又能怎麼辦呢?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不到知己知彼,想在這場硬仗中獲勝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還是要硬著頭皮了解一下。與通貨膨脹有關的名詞特別多,什麼基尼係數啊,什麼擠出效應啊。其實,很多名詞雖然看著讓人悲痛欲絕,但是當與實際生活聯係到一起就很好理解了,畢竟這些都是來源於生活的,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漲價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甚至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還是有很多新聞會刺激我們已經要麻木的神經:這邊菜農因為菜價低自殺了,那邊油價又漲了,讓我們又不“淡定”了。很多人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漲價,雖然深受其擾卻百思不得其解。各種漲價如同百米衝刺般爭先恐後,可是百米衝刺還有個重點,物價上漲卻不知何時終結。尤其是房價越來越高,讓很多人徒喚奈何:眼睜睜地看著你,卻無能無力,任你消失在世界的盡頭……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可是很多人已經感覺: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那麼,麵對通脹給我們帶來的壓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果斷出擊,保險、基金、定存多管齊下,打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戰勝通貨膨脹。

你看,或者不看,通脹就在那裏,不遠不近

你懂,或者不懂,通脹就在那裏,不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