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張蓓:《我國居民通貨膨脹預期的性質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655 張曉慧:《關於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問題的一些思考》,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656 潘成夫:《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理論、實踐與影響》,載《經濟學家》2009年9月。
657 吳宏、劉威《美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遞效應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6期。
658 李強:《資產價格波動的政策涵義:經驗檢驗與指數構建》,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10期。
659 唐齊鳴、熊潔敏:《中國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反應函數模擬》,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1期。
660 趙進文、高輝:《資產價格波動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基於1994—2006年季度數據的實證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661 戴國強、張建華:《中國金融狀況指數對貨幣政策傳導作用研究》,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7期。
662 王鬆濤、劉洪玉:《以住房市場為載體的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研究——SVAR模型的一個應用》,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0期。
663 王擎、韓鑫韜:《貨幣政策能盯住資產價格嗎?——來自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證據》,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664 何問陶、王成進:《股市波動對貨幣供求的影響研究——理論和中國的經驗證據》,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2期。
665 劉偉、李連發:《我國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框架的現實選擇》,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12期。
666 歐陽誌剛、王世傑:《我國貨幣政策對通貨膨脹與產出的非對稱反應》,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667 閆力、劉克宮、張次蘭:《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研究——基於1998—2009年月度數據的分析》,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668 劉東華:《通貨膨脹目標製“錨住”通脹預期的實證檢驗及其對我國的政策啟示》,載《經濟科學》2009年第5期。
669 唐齊鳴、熊潔敏:《中國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反應函數模擬》,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1期。
670 盛鬆成、方軼強:《支付係統發展對公開市場操作效果的影響》,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
671 方先明、花旻:《SHIBOR能成為中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嗎》,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1期。
672 李良鬆、柳永明:《新魏克塞爾主義下我國基準利率的比較與定位》,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6期。
673 趙永清、範從來:《中國名義貨幣狀況指數的構建》,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12期。
674 張純威:《內外失衡格局下我國貨幣政策的內在協同——基於國民財富增長視角》,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1期。
675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課題組:《非線性泰勒規則在我國貨幣政策操作中的實證研究》,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676 王永中:《收入不確定、股票市場與中國居民貨幣需求》,載《世界經濟》2009年第1期。
677 閆力、劉克宮、張次蘭:《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研究——基於1998—2009年月度數據的分析》,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678 曲強、張良、揚仁眉:《外彙儲備增長、貨幣衝銷的有效性及對物價波動的動態影響——基於貨幣數量論和SVAR的實證研究》,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679 王宇偉:《不同經濟部門的貨幣需求差異研究——中國貨幣需求不穩定的一個新解釋》,載《經濟科學》2009年第4期。
680 宋金奇、雷欽禮:《彙率變動與我國貨幣需求非線性誤差修正》,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2期。
681 賀慶春、宋健:《貨幣錯配對我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682 譚旭東:《貨幣政策可信性:理論、實踐及對中國的應用》,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5期。
683 徐亞平:《公眾學習、預期引導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
684 盧盛榮、李文溥:《中國地區間貨幣政策效應雙重非對稱性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685 蔣益民、陳璋:《SVAR模型框架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實證研究:1978—2006》,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686 盧盛榮、李文溥:《中國地區間貨幣政策效應雙重非對稱性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687 蔣益民、陳璋:《SVAR模型框架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實證研究:1978—2006》,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688 卞誌村、毛澤盛:《開放經濟下中國貨幣政策操作規範研究》,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689 張純威:《內外失衡格局下我國貨幣政策的內在協同——基於國民財富增長視角》,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1期。
690 肖本華:《行為經濟學範式下的貨幣政策研究述評》,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2期。
691 鍾偉、張曉曦:《對“新共識”宏觀貨幣理論的反思》,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692 安體富、蔣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7期。
693 肖紅葉、郝楓:《中國收入初次分配結構及其國際比較》,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2期。
694 黃先海、徐聖:《中國勞動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於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的視角》,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695 肖紅葉、郝楓:《中國收入初次分配結構及其國際比較》,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2期。
696 黃泰岩:《初次分配製度變動的發展方式解釋》,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6期。
697 白重恩、錢震傑:《誰在擠占居民的收入——中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698 白重恩、錢震傑:《誰在擠占居民的收入——中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699 安體富、蔣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7期。
700 肖紅葉、郝楓:《中國收入初次分配結構及其國際比較》,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