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研究熱點》今年已經走過了7年。

民間有“七年之癢”一說,意思是7年了,開始有點“審美疲勞”了。我做《中國經濟研究熱點》一書雖已7年,不但沒有“審美疲勞”,反而越看越美,因為7年的相知相伴,使我認知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推動我從純理性的選擇,升華到情感上的熱愛。心中有愛,眼裏自然就有美,就會深情地投入,因為“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麼工作,隻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積極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於所做事的人”(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語)。今天《中國經濟研究熱點》(第7輯)就要付梓之時,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出現“審美疲勞”,原因就是沒有美的更新。雖然可以非常自戀地說:不是我不美,而是你沒有發現美的眼睛,但抱怨不會改變結果,最後隻能自己安慰自己:下輩子一定做個女人,嫁給我這樣一個男人。要讓別人發現你的美,就需要做兩件事:一是豐富美,更新美,讓美不勝收;二是展示美,張揚美,讓美不驚人死不休。

中國經濟學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她是一個植根於活生生的實踐而又被實踐不斷檢驗的豐富多彩的世界,這就為我們發現美、豐富美、更新美、展示美提供了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她是一個成長中的美麗少女,正隨著中國經濟的日新月異而“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這就使審美者目不暇接。當我們有幸徜徉在中國經濟學這神聖而美麗的殿堂裏時,怎麼會有“七年之癢”的審美疲勞呢?所以,我們感恩這個時代,感恩父母把我們生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感恩鼓勵和引領我們進入經濟學神聖殿堂的老師、親人和朋友們。我們隻有經過快樂的努力,讓中國經濟學更美,讓我們這個時代更美,才是我們知恩圖報的惟一選擇。

我們正是秉承發現美、張揚美的理念,7年來對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進行認真、係統的梳理。我們像一個癡迷的探礦者那樣,使出十八般武藝,努力搜集那些閃閃發光的金子。非常榮幸,我們的辛勤勞作得到了學界和社會的認可,並給予了許多催人奮進的鼓勵和支持,應驗了“隻要努力,總有回報”的哲理。但在沉浸於喜悅中的我們卻始終不忘檢討工作中的不足,使其不斷有所完善。幾年來,我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發現美上,但在張揚美方麵卻嚴重不足。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認為不成熟,還需要再養育養育;二是臉皮薄,怕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之嫌。雖然我們也知道在信息爆炸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但還是因自信心不足而不敢為。隨著學界和社會對本書的認可和讚許,我們開始似乎找到了再上新台階的勇氣和自信。為此,在2009年7月,我們與北京市社科聯、經濟科學出版社和北京市經濟學總會共同推出了“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2009)”。論壇旨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偉大旗幟,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成功經驗的沃土上,張揚中國經濟學的特色和氣派。論壇一方麵發布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年度熱點排名與分析,展示中國經濟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另一方麵邀請經濟學界著名專家就中國經濟學的熱點問題進行評論與深化闡述,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價值。“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2009)”邀請了林崗、王一鳴、劉偉、金碚、高培勇、王國剛等著名專家到會作學術報告,參會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有近200人,而且會場過道和門口也都擠滿了人。論壇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社會良好反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政協報》、《經濟學動態》等30多家報刊雜誌和網絡媒體進行了報道,有的媒體還就中國經濟學熱點問題做了專訪。這使我們充滿信心將“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作為常設論壇每年舉辦一次,以此為平台展示我們梳理的中國經濟學研究最新進展,並就這一主題進行高端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