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服務”的戰略思考(4)(2 / 2)

(1)充分利用外貿方麵的優勢來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寧波利用全球製造業轉移的契機,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已與歐美地區、日韓等發達國家和我國的台灣、香港等發達地區建立了較為廣泛的貿易往來。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渠道,進一步拓展貿易領域,實現貿易方式轉移,大力發展以軟件與服務外包為重要內容的服務業貿易。同時,要利用與港台資企業合作比較緊密以及“寧波幫”的優勢來發展對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軟件與服務外包。

(2)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等優勢,發展服務外包。物流外包目前是BPO中最大的組成部分,寧波的港口交通優勢明顯,物流業發展迅速,發展物流外包的基礎好、潛力大。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進一步拓展寧波在國際貨運代理、運輸、報關、倉儲、航運交易、保險和港口服務等方麵的外包業務量,推進業務流程服務外包的發展。

(3)充分利用信息產業迅速發展的優勢,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服務外包是以IT技術為支撐的,並與信息產業發展緊密關聯、相互促進。寧波市信息產業發展迅速,2008年全市信息產業產值達到1300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收入達到50億元,網絡基礎設施比較完善,互聯網寬帶出口69G,為發展服務外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應充分利用寧波信息產業尤其是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現有的良好基礎,重點引導扶持嵌入式軟件、IC設計以及石化、電力、醫藥等行業應用軟件,加快優勢整合,培育龍頭企業,增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紮實有效推動軟件和服務外包發展。

(4)充分利用製造業發達的優勢發展域內服務外包。寧波近些年一直以打造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為目標,形成了牢固的製造業基礎和產業集群。寧波大量的製造業處在價值鏈的低端(加工和裝配),急需技術升級、品牌塑造等服務,為域內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潛力。如果寧波工業企業將其內部的部分產業外包出來,按2007年工業總產值9514億元的5%計算,就有將近500億市場規模。因此,寧波發展服務外包,可按照“離岸外包”與“域內外包”並重的原則,充分利用內需市場,大力發展“域內外包”。

3.要準確把握政府定位,著力推動軟件與服務外包發展

在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政府究竟應該擔任什麼角色,大連、無錫的做法經驗很值得借鑒。從政府推動層麵看,應針對服務外包產業的特性和發展規律,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麵工作。

(1)製定戰略,編製規劃。軟件與服務外包是一個新興產業,而且在未來將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必須加強宏觀研究和決策,根據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的發展要求以及各個城市自身的產業情況,研究確定戰略,明確軟件與服務外包在寧波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定位,把它作為戰略產業來發展;研究製定規劃或行動計劃,確定發展目標、任務、重點、布局、步驟、對策措施等,科學引導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2)優化環境,營造氛圍。要注重優化政策環境,根據國家促進軟件與服務外包的有關政策,研究製定符合寧波實際的軟件與服務外包發展政策。要注重優化人才環境,加大人才培育和引進力度,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教育,支持建立校企結合的外包人才的實訓基地,製定包括“IT人才驛站”在內的吸引服務外包高級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要優化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誠信體係建設,抓好保護商業秘密、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引導建立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或聯盟,增強行業自律能力,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重視標準化和質量體係建設,增強外包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建設載體,搭建平台。要根據各個城市現有園區基礎,統籌規劃建設軟件與服務外包專業園區,優化空間布局,支持服務外包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通過開展服務外包招商和論壇等活動,搭建對外合作交流的平台,暢通國際渠道,樹立宣傳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的品牌形象;建設完善軟件與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台,為軟件與服務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4)樹強扶優,做大做強。以寧波為例,寧波通過“信息產業百強企業培育”、“重點軟件企業認定”、“軟件十強企業、優秀係統集成企業及優秀信息服務業企業評選”等手段,引導激勵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做強信息服務產業。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大力推動資源配置向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傾斜,通過政府服務外包采購、重大項目支持、完善人才激勵機製、大力降低IT企業創業成本等手段,盡快引進一批、培育一批和轉型一批上規模軟件與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氛圍和區域產業的競爭優勢的快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