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背景(1 / 1)

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以金融衍生品泡沫破滅帶來的投資者對金融行業的信心危機就開始席卷全球,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相繼被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破產倒閉,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勢所迫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這場禍起金融衍生品的金融行業危機開始逐漸傳導到更加廣泛的金融領域,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也因為大量涉足次級按揭貸款領域而麵臨破產,最終美國政府變相接管。更為嚴重的是,這場危機目前已經擴展到全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其中一些國家,如冰島等甚至陷入國家破產的邊緣。

對於外貿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在內需的替代作用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很難獨善其身。特別是沿海的出口型企業,如紡織品、鞋襪、低端生活用品、玩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的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美國中低收入階層,這些階層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遭遇了很大的損失,必然影響產品對美的出口。同時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主要依靠價格優勢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競爭,由於金融危機帶來了美元疲軟和人民幣貶值,使得中國企業的價格優勢不再,出口進一步受到抑製。進而導致大批企業倒閉,失業工人劇增。9月、10月、11月3個月,東莞每個月離開的工人達到100萬人,3個月走了300萬人。這些失業工人以農民工為主,也有部分城市職工。

江西省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每年約有680萬的農民工外出務工,僅次於四川、河南、安徽、湖南。截至2008年農曆臘月三十,全省返鄉農民工共有331萬人,年後大部分的農民工開始重新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大約10%左右。但是出去的農民工不一定都能找到工作,三四月份還有一部分農民工返鄉,出現二次返鄉甚至是三次返鄉的現象,這樣估計,江西省需要在當地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大約在50萬~80萬人左右。

我國農民工的起源主要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製,土地承包極大地釋放了農村的勞動力,同時由於經濟體製改革擴展到城市,城市的第二、第三產業大步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離土又離鄉,進廠又進城”的農民工大量出現。隨著我國非公有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國家進一步放寬了農民進城務工的條件,農民工隊伍進一步擴大,形成了現如今約1.3億人的規模。

農民工失業對經濟的影響最直接,失業的最大損失是產出損失。隨著失業人員增多與失業率的上升,消費將因此出現萎縮,企業的利潤也將因此而大幅度下降。從宏觀角度來看,失業意味著人力資源的限製和浪費,願意工作並有能力工作的人以及相關生產性資源沒有被用於生產和其他相關經濟活動。同時,失業又是一個社會問題,高失業率時期經濟壓力籠罩著社會生活,影響著人們的正常情緒和家庭生活,也給社會帶來諸多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

國務院辦公廳於2008年12月20日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了從六個方麵出發做好返鄉農民工工作:(1)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2)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3)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投身新農村建設;(4)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5)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6)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江西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每年約有680萬的農民工外出務工,僅次於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截至2008年農曆臘月三十,全省返鄉農民工共有331萬人。年後大約有10%左右的農民工因原企業不景氣而滯留在家,據估計,江西省需要在當地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大約在50萬~80萬人左右。江西省勞動保障廳針對春節期間全省各地(市)大量農民工返鄉下發了江西省77號文件——《關於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和接續社會保險關係工作的若幹措施》(下文簡稱《措施》)。《措施》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問題、就業問題、培訓問題、社會保障接續問題、工資問題、土地承包權益問題等6大問題的17個方麵作了明確要求。

為了切實了解江西省各地引導與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返鄉農民工幫扶工作措施的健全和完善,省政協於2009年2月17日組織了一次覆蓋全省11個市的調研工作,實地考察各地對於落實省政府出台的十七條扶持經濟發展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在緩解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中麵臨的問題及其相關的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