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轉鳳女(1 / 2)

話說巴紮經此一事後也長了記性,今後福義鏢局若是接至大單,也最多派出十隻五六多人手走鏢,留下多許精英看著門麵,以免再發生如前幾日同會鏢局趁人之危之事。

同是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義經此一磨難,在君安城的名頭又開始傳遞起來。那天陳小乙與同會鏢局兩大武師一戰,成為了君安城普通百姓茶餘飯後之閑語。近段時間,本事相形見絀的走單生意,竟然隱隱有回漲之勢,不少當地商家都是慕名前來想要一睹福義鏢局陳小乙之英容。

最讓小乙甚為尷尬一事,也是巴紮等人捧腹大笑之事便是前日竟有一當地名氣不小的商家巨賈,請下人送人一封請帖,想要上門提親,將自己女兒許配為小乙之妻。原來當日小乙與福義門前英武之姿讓這位商人甚是如意,思量著將自己女兒許配給他,將來自己有商品或是貿易也有個人得以照應。

這是閑話,也說明這段日子來,福義鏢局眾人也是過的安穩,甚是滿意。話說僅僅回來一日,巴紮這等武學狂人自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硬是要讓小乙當著他的麵使出當日那霸絕全場的無名刀法,也讓自己開開眼界。

小乙自當不會隱瞞,甩起青虹軟劍就在庭院中揮舞起來。這青虹軟劍便是一代豪傑劉長虹所留那把,當日劉長虹本意便是將其贈送與小乙,而自己退隱江湖。奈何世事難料,未享得半點人世福分便瘋癲而去。小乙為表心意,也不願此等豪傑之物從此黯淡於塵土之中,正巧自己的闊背長刀已被劈斷,便將這把青虹軟劍留於身邊。

這柄青虹軟劍是隨劉長虹走南闖北多年,劍身卻無一絲磨損,依然鋒利逼人,由此可見劉長虹對其的珍視。劍柄處用小篆刻有青虹二字,造型古樸,意味深長,劍身長約三尺有餘,之所以稱為軟劍,是因為其並非硬劍般用精鋼打製,而是用獨特的工藝,將緬鋼用冷焰連續加熱一周有餘,期間不能沾片點液水,之後趁其柔韌如柳時,迅速將其放入冰極寒水中冷浸,打製而成。

軟劍作為武器並非靠硬劍般鋒利取勝,而是以柔軟著稱,三百六十度彎曲,鬆手如故,常讓迎敵對手捉不住蹤影。也因其柔韌度,常被用作腰帶劍,藏於腰帶中,擊人於不備,神出鬼沒。

小乙對這柄劍也是甚是如意,將那黃袍之人招數一一使出後,虎虎生風,劍影如芒,竟然比當日之勢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使出那最後一招落雁三式後,一旁見識廣博的巴紮也是著實被震驚了一下,思量著這三劍若是自己來擋,也不知後果如何矣。

“小乙,我觀你這劍法實為非凡之物。剛剛為兄已觀出數個可以破之之漏洞,然,此劍法乃殘招,為你靠記憶比劃而來,就有這等威勢。尤其是這最後一招,霸氣絕倫,定為英雄豪傑之輩所創。”

巴紮的語氣略帶些激動,對功夫的癡迷程度非同一般,眼見這等高深武學,對所創之人皆是產生敬仰之情,“若有幸見得那位前輩,也算是福緣不淺。小乙,你這既然為殘招,也就為其許個名字,改日我請父親及兩位大武師替你仔細研習下這劍法,替你將那幾個漏洞稍稍修改。今後便也算有套防身的手藝!”

小乙心中一動,想畢自己得此機緣習得這劍法,加之習練之中並無導師相助,全靠自己領悟,其中還夾雜著些許自己的理解,為其許一名為自己所用也未嚐不可,於是欣然點頭,“也罷,我看這劍法大有劍中豪傑之意,劍指深淵,也為紀念這青虹軟劍,各取一字,吾就鬥膽為之取名——淵虹劍法吧!”

“淵虹?淵虹!”巴紮默讀幾遍後,朗聲大笑,“淵虹,好一個淵虹劍法!真是個好名!”

小乙不知,若幹年後,這本是偷襲郭先之回風落雁劍法而成的淵虹劍法,經後人發揚光大,成為與少林金鍾鐵罩,武當太乙五行神功並列的天下武學至尊。這當是後話,現此劍法雖然在巴紮等人看來確為不凡,在真正高手眼中,也不過三腳貓功夫。

話說福義鏢局近日來接單數也是水漲船高,為了留守一些精英,掌櫃巴紮與兩位武師決定還是要利用起整個福義等鏢師打手,加上陳小乙剛剛升至大鏢頭,需要在江湖上多謝磨礪。於是,陳小乙也終於結束了閑置的日子,繼十七歲走鏢後再次踏上走鏢接單之途。

一代鏢王的人生至此終於展開,小乙不知,前方的鏢行之路,對於躊躇滿誌的他並非容易。當然,現在的小乙正是英雄少年時,有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