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對提高甘肅鋁工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與建議(1)(2 / 2)

自1999年國家經貿委下達6號令與《當前有色金屬工業產業政策要點》頒布以後,在全國自焙槽鋁廠中掀起了規模宏大的槽型改造熱潮,已有不少企業完成了槽型改造任務,獲得了相當好的經濟技術指標,也在短短幾年內使我國鋁工業不論是生產能力還是電解鋁產量都是位居世界第三的鋁業大國。我省的自焙槽鋁冶煉企業,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都應該在短期內完成大預焙技術改造,才能全方位提高我省鋁工業技術裝備水平。

(一)大預焙是目前國際鋁電解生產的主流技術

至2001年,全世界原鋁(2001年全球生產2447萬噸)工業冶煉方法仍然全部是冰晶石一氧化鋁熔融鹽電解法,這種方法又稱作“霍爾一埃魯法”,這是因為1886年美國人霍爾(S.M.Hall)和法國人埃魯(P.L.T.Heroult)同時發明了鋁的冰晶石一氧化鋁熔融鹽電解法。1888年,霍爾在美國匹斯堡創建了當時全球第一座鋁冶煉廠一匹斯堡冶煉公司(即當今美國鋁業公司Alcoa的前身),隨著電耗與製造成本的不斷下降,鋁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得到日益廣泛地應用,產能與產量也發展到現今水平。但一個世紀以來,鋁電解槽槽型卻經曆了:小型預焙槽一側插自焙槽一上插自焙槽一大型預焙槽的曆史演變。現代大型預焙槽由於其自動化程度高,便於實現鋁電解煙氣幹法淨化工藝,經濟技術指標先進而成為目前國際鋁電解生產的主流技術。

大型預焙鋁電解槽及其配套技術,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法國彼斯涅(Pechiney)公司開發並應用於鋁電解生產中,經過近30年不斷發展與技術改進,現在已很成熟。如今國際大預焙鋁電解槽技術發展趨勢是:容量大、自動化水平高、煙氣淨化效果好、電流效率高、電耗低、槽壽命長等。國際上大預焙鋁電解槽及其配套生產流程與設備,應用了現代先進的測控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熱、電、磁“三場”及磁流體力學特性數學模型研究和計算機仿真,在設計中應用了電解槽結構力學特性分析軟件,“多點進電”母線優化設計,點式下料工藝與A1203濃度模糊控製係統,開發了應用變頻調速技術與PLC和液壓傳動技術的多功能天車,改進了電解槽內襯結構及材料,開發應用了氧化鋁超濃相輸送技術,還實現了鋁電解槽操作自動化與計算機作業管理,開發了先進的預焙陽極生產技術與設備等。至70年代末,國際大預焙鋁電解工藝與企業大都已獲得了相當先進的經濟技術指標,其技術優勢是上插或側插自焙槽所不可能達到的。除法國彼斯涅外,美國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美國凱撒鋁業公司、挪威鋁業公司的大預焙鋁電解技術比較先進,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引進上述公司的大預焙鋁電解槽及其配套生產技術。

(二)我國大預焙鋁電解技術是產學研聯合攻關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