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抓住機遇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1 / 2)

曹廣益

一、中小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由於知識和信息成為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資源,人們對企業規模的認識發生了重大改變,企業組織從巨型化、集中化向小型化、分散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就我國情況來看,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我國城鎮從業人員分布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即國有單位和集體單位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下降,分別從1995年的11261萬人和3147萬人下降到1999年的8572萬人和1712萬人,私營企業和個體企業成為從業人員增加最快的經濟類型,分別從1995年的485萬人和1560萬人上升到1999年的1053萬人和2414萬人。可見中小企業已成為創造就業機會的主體。

在技術創新方麵,中小企業起著極大作用。在20世紀初以前,科學發現經過應用研究轉化為技術開發的成果,需要很長的時間,而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後,高新技術的發展,同時為科學技術研究創造了應有的現代化研究手段和條件,使得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成產品的轉化時間大大縮短,在這個轉化過程中,中、小企業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在國外中小企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改革減少對中小企業發展的行政限製,法國政府1997年12月3日提出簡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行政手續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此外各國政府還從金融和稅收方麵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二、中小企業麵臨的困難和出路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麵臨著許多問題,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化服務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由於技術、產品、人才、市場等諸多不利因素,難以求得大的發展,尤其隨著經濟國際化、市場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小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有一定難度,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部分中小企業由於產品原因、市場原因、經濟管理原因,紛紛停產,關閉,沒有雄厚的實力做保證,無法對企業的創新做投入,一批批過去曾為國家經濟發展立過汗馬功勞的企業進入低迷狀態。而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國家商業銀行一直采取“抓大放小”“撫優扶強”的政策,在貸款選擇、審查企業貸款條件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使眾多老牌的功勳中小型企業因活力不足,創新受困,不能滿足銀行貸款條件上的要求而難以取得貸款,失去發展的後勁。

以動物藥品行業發展為例,全國1800多家獸藥生產企業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無論從資金投入,還是從廠房、工藝流程的設計和布局看,已遠遠不能適應動物藥品業快速發展GMP生產要求。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生產、檢驗設備陳舊、老化,對產品質量的檢測、監督局限於一般的性狀鑒別。生產企業工人素質較低,尤其是技術人才缺乏。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技術人員沒占到職工總人數的5%。企業體製不健全,機製不靈活,缺乏管理的科學性。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型動物藥品企業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企業仍殘留著計劃經濟的管理機製,束縛了動物藥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資金嚴重不足,GMP改造進程緩慢,由於企業積累不足,融資渠道不暢,資金投入匱乏,嚴重阻撓了動物藥品業的發展,而GMP不能有效貫徹實施,則難以保證和提高藥品質量。營銷體係尚未完善,獸藥營銷三級網絡(生產廠、總代理、基層獸醫)尚未有效建立,造成銷售渠道不暢。產品研發能力薄弱,市場監督力度不足,假、冒、偽、劣產品盛行。大多數研究處於初級研究階段,相當一部分產品屬仿製,獸藥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全國獸藥市場產品抽檢合格率不到60%。假冒獸藥盛行,嚴重危害了中小型動物藥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