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胤禩聽見晴川的詩詞,自己也沉思片刻,吟道: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上官胤禩說完用那挑戰的眼神看向晴川,當然晴川也不遜於上官胤禩。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完了,他們租了一艘遊船,散起了荷花,那荷花塘景色可是比杭州西湖的景色更勝一籌。
別樣的風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也許很多人喜歡這樣的.荷花..看,那一株殘荷,殘存的荷葉有半邊耷拉著腦袋在水中,有的枯黃的莖被風折斷了腰,垂下了它高擎著一個夏天的頭顱。你看幻想的人們都在那裏吟詩作對呢。
“哇,多好看的並蒂蓮啊!”晴川指著不遠處的呢朵荷花開心的叫道。
並蒂蓮屬荷花中的千瓣蓮類,是花中珍品,它集蓮荷之精華於一身,尤能引人入勝。自古以來,人們便視並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征兆,善良、美麗的化身。並蒂蓮是荷花中的一個變種,實際上,它一莖產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稱它為並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
上官胤禩我給你交個故事吧。
傳說很早以前的一個村中有一個荷花塘,塘裏年年長滿了美麗的荷花。塘東住著一並蒂蓮個姓洪的員外,家裏很有錢,可四十多歲了卻還沒有兒女。
這一年,員外妻子懷了孕,洪員外日夜燒香敬佛,求菩薩保佑他得個兒子。可是生下來的卻是一個女孩兒。洪員外悶悶不樂。他妻子為了安慰員外,便和員外商量,把這女孩兒當兒子來養,對外人就說生了個男孩子,給孩子取名叫賽郎。後來賽郎慢慢長大了,裝束打扮就一直象個男孩子一樣。
十二歲時,洪員外在荷塘前麵建了座書館,請熟師教賽郎讀書。外麵都以為賽郎是男孩兒。再說這塘西住著一戶姓白的人家,老夫妻倆生活還過得去,就是沒有兒子。他老婆曾生過三個兒子。都沒活過周歲便死了。
為這事老白曾經幾次找人算過命,都說他倆是“命裏無兒”。這一年,他妻子又有了孕。
老白心想:“生女兒還能活,若生下男兒來怕又保住。他妻子便想了個辦法:“若生下兒子,隻把他當女兒養,就不會再死了。”
後來,真的又生了個兒子,夫妻倆便給這孩子戴上耳環,取名叫貞娘。貞娘長到十三歲,穿戴打扮起來比女孩子還標致。老夫妻疼兒子,想盡辦法要供貞娘讀書,聽說東村洪員外家立了書館,便求人說情,每月供先生二鬥米,把貞娘送去讀書。外麵人都以為貞娘是女孩子。
貞娘到了學堂,和十幾個孩子很合得來,特別和賽郎更要好,每天上學在一個書桌上讀書,下學時兩個人要在荷花塘邊玩一陣子才分手回家。
同學們看他倆那樣親近,有一天,趁老師不在,就鬧著玩,要賽郎、貞娘拜花堂,誰也不知道賽郎是女,貞娘是男。賽郎也以為貞娘真的是女孩,貞娘也以為賽郎真的是男孩。
一晃,好幾年過去了。賽郎已經十五歲,貞娘也十六歲了。兩個人時常想起剛入學時拜花堂的事來,賽郎心想:貞娘這個人又聰明又和氣,才學又好,將來誰娶她做老婆,真是幸福。貞娘也這樣想:自已若真的是女子,一定要嫁給賽郎。眼看又過了兩年,學生們都要分手了。
賽郎對貞娘說:“學業期滿,從今以後你我恐怕不能常見麵了,”說著流下淚來。貞娘說:“賽郎弟弟,不要難過,我家離你那兒不遠,可常來往。”
可賽郎心裏曉得:自己年紀大了,從今後就要被父母關到閨房裏不能出門了;再說自己和貞娘都要嫁人,誰曉得嫁到哪裏去呢?她對貞娘說:“我倆結拜做姊妹吧!”
貞娘想:兩個男子拜姊妹,豈不笑話?
連連搖手:“不、不、不,還是結拜兄弟吧!”爭半天,最後都說:“算了,就是結拜好了!”
就這樣,兩個人糊糊塗塗地在荷花塘邊結拜了。賽郎回家後換了女裝,整天呆在閨房裏,時常想念貞娘。貞娘在家,也總想看賽郎。
貞娘的爹老白得病死了,母親就讓貞娘摘掉耳環,換上男裝,要他給老白穿孝打靈幡,送老白入土。直到這時候,全村人才曉得貞娘原來是個男的。
消息傳到洪員外家裏,賽郎聽了又驚又喜。驚的是,同富多年竟不曉得他是男子;喜得是,遇見了貞娘這樣可親的人。
可是洪員外聽了這個消息竟大發脾氣,叫人把貞娘的母親喊來,當麵罵了她一頓:“你家養了個兒子,誰還會搶了你的,為什麼男扮女裝送到我家書館來讀書,整天與賽郎在一起,敗壞了我家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