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村科技工作,於2001和2006年先後兩次召開了全省農業科學技術大會,對“十五”和“十一五”的農業和農村科技工作進行全麵部署,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農業和農村科技發展。根據2010年2月23—24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省科技廳在組織實施《“十一五”農業和農村科技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第三次組織了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海洋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農科院、浙江省林科院、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涉農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農辦、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海洋與漁業局等省級有關廳局、各市科技局的專業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等360餘人,在為期一年的24個專題戰略研究基礎上,共同研製提出了2011—2015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涉農高科技產業培育和農業主導產業提升等3個大類23個產業科技發展研究報告。每個研究報告包括現狀與形勢、發展思路與主要目標、發展重點與主要內容(包括共性關鍵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和新型創新主體培育)、組織與管理和保障措施等5個部分。

這是對浙江省“十二五”農業和農村科技發展五年計劃的全麵部署與總體規劃,對促進浙江省高效生態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23個產業科技發展研究報告體現了6個方麵的創新點:一是突出了產業科技發展需求,重點加強了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10個涉農高科技產業培育發展的科技創新;二是突出了自主創新,把自主創新擺在全省農業和農村科技工作的首位;三是突出了科技引領作用,強調涉農高校科研院所是原始創新核心主體,加快引領未來產業的發展;四是突出重點,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的種子種苗產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等3個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發展;五是突出新型創新主體培育和發展,把涉農高校科研院所與產業龍頭企業聯建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為現代產業創新體係建設的突破口;六是以製度和機製創新為核心,統籌城鄉科技資源配置和科技成果轉化體製改革,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係,建立麵向應用和以產業化為導向的工作導向機製,從源頭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新主體培育三個層麵進行頂層設計,力圖通過對23個產業科技發展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完善具有浙江省特點的新型農業和農村科技創新服務體係。到2015年,全省農村科技總體達到全國領先水平,部分領域居於世界前列,加快浙江省由農業小省向農業科技強省轉變。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