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題為《普京八年:俄羅斯複興之路(2000~2008)》的叢書由政治、經濟和外交三卷組成,探討了普京政府在其兩個任期內,根據本國國情為重建強大的俄羅斯所走過的國家政治治理、經濟振興和恢複大國地位的八年曆程。本叢書寫作的基本意圖在於,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試圖通過比較詳盡和係統的分析總結出政治經濟轉軌和國家振興的“普京模式”。
本叢書的寫作思路和主題思想是:
獨立以來政治領域。政治轉軌經曆了製度變遷、製度鞏固和主流政治價值觀確立三個曆史階段。如果說葉利欽時代完成了從議行合一蘇維埃製度到三權分立憲政製度的轉變,普京八年則完成了新權威主義原則指導下對憲政製度的完善和鞏固,是一種國家治理模式的重大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以立法與行政分權的原則改組聯邦委員會的組成,建立總統代表製的聯邦區製度,通過了總統直接任命或撤換地方行政長官的法律,啟動了聯邦主體的合並。普京通過建立和扶植強大的執政黨,有效地改善了立法機構與行政機構的關係,既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提高了立法效率。在建立國家統一的法律空間,打擊寡頭,車臣重建,控製媒體,改革行政體製,加強反腐敗鬥爭領域普京政府取得的成效,不僅實現了社會動蕩到政局穩定的國家治理,而且取得了各主要政黨對政府政策的認同,從而在客觀上導致了執政黨與反對黨政治綱領的差別的淡化甚至趨同,也導致了“主權民主”日益成為俄羅斯全社會主流的政治價值觀,並進而導致了俄羅斯社會政治生態的巨大變化。普京八年俄羅斯政治發展道路是根據本國具體國情,建立和完善新權威主義下的憲政民主政體的過程,它符合俄羅斯的曆史傳統與現實需要。
經濟領域。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確立了自由市場經濟製度的基本框架,普京八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對既有經濟製度的完善和修補。在國家政局穩定的前提下,通過對經濟法規的除弊立新、加強國家對經濟的管控能力以及對特殊利益集團的整肅,俄羅斯實現了宏觀經濟環境從混亂和危機到穩定有序的轉變。普京以重建強大的經濟為目標,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與經濟政策,加強對戰略性行業的控製,謹慎推進各項改革,強調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性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平衡發展,力圖探尋符合俄羅斯基本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國際能源價格持續高漲為俄羅斯經濟的複蘇與增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普京政府借助這一有利時機及俄羅斯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能源原材料行業,以出口帶動投資與消費,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經濟實力與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同時,由於俄羅斯經濟對能源具有較高的依賴性,因而,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仍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俄羅斯經濟健康發展麵臨的迫切任務。普京八年俄羅斯經濟發展道路是建立強化國家控製下的市場經濟的過程,是經濟擺脫危機走向增長的過程,是為重振大國地位積蓄經濟實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