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池而立,衣袂翩飛。
狄飛驚背負著雙手,望著天上明月,一向掛著優雅微笑的臉上,染上了幾分深沉的落寞。
江湖上素來流傳著一句話:狄飛驚能容天下,雷損能用狄飛驚,故而能得天下。
有人對此不甚理解,以狄飛驚的智計才華,與在六分半堂內足可比擬雷損的崇高聲望,怎會心甘情願,屈居第二?
事實上,像狄飛驚這樣擅於洞察人心的人物兒,會近乎本能的將內心世界掩藏起來,故而天下人知他,卻不懂他。
狄飛驚沒有吞天吐地的宏圖大誌,對稱雄武林不敢興趣,對總堂主之位也沒有過覬覦之心,雷損知他,懂他,重用他,是他的知己,讓他有“天下皆知狄飛驚”的一天。
他雖無宏圖大誌,但也希望自己的才華被人認可,被人知曉。
當然,狄飛驚為六分半堂殫精竭慮,戮力效死,除了存著“士為知己者死”這樣的心思外,還因為一個“情”字。
世間萬般毒,唯有情字最無解。
......
汴京城,夜市熱鬧繁華,千燈萬火,映照碧雲,高樓內外,隨處可見濃妝豔抹的女子,尋歡作樂的遊客紛至遝來,絡繹不絕。
街道上人流湧動,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酒香,肉香隨風飄蕩。
隨手買了一串糖葫蘆,蘇玉樓吃著粘稠糖衣包裹著的山楂,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嘴裏蔓延,口感很是不錯。
眼前這繁華熱鬧的光景,完美呈現出了一個王朝的繁榮昌盛。
而在這繁榮昌盛的一幕背後,卻隱藏著種種內憂外患,蘇玉樓委實不願見到女真,蒙古先後入主中原,踐踏華夏文明,屠戮炎黃子孫,於中華曆史上留下恥辱的一頁。
男子漢立於世間,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驅逐韃虜,收複河套地區,以及燕雲十六州,讓華夏再次雄立於世界之林,恢複萬邦來朝的盛世。
這即是蘇玉樓入京的目的,宏願。
攘外必先安內,時下朝局糜爛不堪,奸臣當道,奢侈之風盛行,千瘡百孔已不足以形容,絕非誅殺“六賊”便可以遏製。
內要肅清朝野,改革製度,提拔良臣,一掃貪汙腐敗,重文輕武的惡劣風氣,外要鞏固邊防,精簡軍隊,增強軍事訓練,借金,遼兩國交戰之際,尋覓良機,奪回“北方屏障”燕雲十六州,討伐西夏,取回“馬場”河套地區,一改宋朝騎兵稀少,機動性不足,長期處於被動防守的局麵。
而這些又絕非朝夕之間,一人獨力即可完成的事兒,故而蘇玉樓還需要兩個盟友。
一是名滿天下,有著“武林之賢,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俠道之師”之稱的諸葛正我!
二是執掌金風細雨樓,被七十一股烽煙,三十八路星霜,廿一連環塢奉為龍頭老大,江湖聲望一時無兩的蘇夢枕!
正值蘇玉樓沉思之際,一道嗓音自背後響起,喚住了他。
“敢問前麵的可是蘇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