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藏鏡人,鏡首!(2 / 2)

行走在最前首的正是當朝太師,蔡京。

進了垂拱殿,百官依次站好,宦官又高喧了一聲“上朝”,側殿門口,宋徽宗趙佶這才緩步入了殿內,表情嚴肅莊重,坐上龍椅後,雙手朝著行禮的百官做了一個“扶起”的姿勢。

“眾愛卿平身。”

清了清嗓子,趙佶淡淡開口。

“自朕主政以來,廣施仁德,振興國家,但仍有不思報效朝廷之人,屢屢以武犯禁,舉眾為匪,落草為寇,亂我大宋江山社稷......”

趙佶長篇大論的說著,殿內群臣則一幅溫和恭順,洗耳恭聽的模樣,不敢插口半句。

按照他們對趙佶的認知,每有此般言論,必然是要頒布什麼禍國殃民的“新政策”了,這番場麵話,不過是給自己的舉措冠上一個瞧得過去的“名目”罷了。

“朕,近幾日反複難眠,思慮再三之下,決定效仿前唐不良人建製,設立藏鏡人,收納江湖中人為己用,以江湖人挾製江湖人,刑部,大理寺天牢中關押的江湖中人,非死罪者,隻要誠心投靠朝廷,悔思改過,皆可赦免罪行,量才定職。”

“藏鏡人皆需有表裏兩種身份,內設鏡首一職,總領藏鏡人,下設四大鏡司......”

端起案上備好的香茶,說的嘴巴發幹的趙佶喝了一口香茶,長籲口氣,問道:“諸位愛卿,覺得朕的這個主意怎麼樣?”

殿內群臣麵麵相覷,默不作聲,絕大部分人的目光皆暗自投向了太師蔡京,似以他馬首是瞻。

蔡京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這個主意實在不符合趙佶的一貫作風,而且,近月以來,趙佶雖然整日吃喝玩樂依舊,但他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這個往日將他引為知己的皇帝,現在已經與他有了一絲隔閡。

這是他混跡官場多年,培養出來的敏銳直覺。

而且,這般大的事兒,趙佶事先竟然完全沒有與他商量過,這讓他不由覺得自己隱隱“掌控”不了這個皇帝了。

內心鬱結,蔡京側首望了一眼諸葛正我,諸葛正我眼下正蹙著眉間兒,低垂著頭,不知道在沉思些什麼。

“諸位愛卿,覺得朕的這個主意怎麼樣?”

端坐龍椅上的趙佶見半天沒人答複,麵色一沉,語氣加重,音調提高的複述了一遍,但凡耳朵沒聾,腦袋沒壞的人,都能聽出趙佶話語中所透露出的不耐煩。

蔡京深吸口氣,他對趙佶了解無比,每當後者以這種語氣說話的時候,便絕不容許他人反駁,話也要盡量撿好的說。

踏前一步,手執玉笏的蔡京朗聲說道:“聖上英明神武,睿智非凡,建立藏鏡人乃是以江湖製江湖,防止江湖中人多生事端,隻是其中關係重大,這鏡首一職究竟是由何人擔任,需得謹慎思量,再作定奪才行。”

趙佶的這個主意雖然輕率,但也不無可取之處,出言阻止隻會觸怒聖顏,討不到好,倒不如順水推舟,倘若能將這個“藏鏡人”組織撈在手中,無異於進一步擴展他的勢力。

蔡京的黨羽見“老大”發言,也都不約而同,齊聲附和。

“還望聖上謹慎思量,再作定奪。”

趙佶眼底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幽光,徐徐開口:“諸位愛卿覺得朕的這個主意可行就好,具體事項如何,尚需詳細規劃。”

“至於鏡首這個位置究竟由誰來坐,朕的心中早已有了十分合適的人選,便不勞太師,以及諸位愛卿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