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011神仙貪生,凡人好色(2 / 3)

寫到這裏,先跳出章節,簡單講一下秦可卿。她是十二金釵裏麵,第一個去世的。在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中,是因為操勞過度,心力憔悴而死。但是,根據最早的版本,秦氏是病因,是因為在天香樓與賈珍幽會(說得委婉一點,大家都懂的),被丫環瑞珠撞見。因為擔心醜事被傳出去,所以患上心病,逐漸臥床不起。而尤氏無意中發現,賈珍手裏居然有秦氏的簪子,並且通過另外一個丫環寶珠,證實簪子是秦氏所有。然而,並不知情的寶珠,把這件事告訴了秦氏,秦氏的心病更是雪上加霜。

尤氏是一個軟弱的女人,她不像鳳姐那樣潑辣。後麵章節中,鳳姐逮住賈璉出軌,就尋死覓活,鬧到賈母那裏。尤氏選擇了沉默。而秦氏承受更多無形的壓力,所以選擇的在天香樓上吊自殺。於是,他們偷歡的見證者瑞珠,也選擇了死亡。寶珠最後揣摩出真相,也選擇了另外一種解脫的方法,自願做秦氏的義女,為秦氏駕靈。

《紅樓夢》幾經修改,說的陽光一點,曹雪芹的思想,從懺悔到悲憫的轉變,他對一切的人和事情的看法,應該是逐步升華。最後,秦氏從一個不守婦道的形象,轉變為一個受害者的形象。這也符合曹雪芹對他那個時代女性的一種悲憫之心。如果說的小人一點,就是家醜不可外揚。

光鮮的賈府,打著孔夫子的旗號,正襟危坐,好像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實際上,修仙煉丹的,偷雞摸狗的,癡心妄想的,一樣都不缺。當然,在這裏,我不想過多展開描述,我也不認為,這是一本批判小說。我還是覺得,這是一本懺悔錄,一部青春之歌,一本方方麵麵展示人性的巨著。讀懂了《紅樓夢》,也就讀懂了人性。然而,人的思想,是隨著歲月逐步成熟。所以,每一個階段,閱讀《紅樓夢》,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再過幾十年,我再寫一次閱讀心得,估計會有不一樣的內容。

好了,就此打住,繼續回到文本中。

鳳姐告辭後,跟著來催的婆子們一路朝外麵走去。然後,接下來有一大段的描寫。容許我全文照搬過來:“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翩,疏林如畫。西風乍緊,猶聽鶯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語。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近觀西北,結三間臨水之軒。笙簧盈座,別有幽情;羅綺穿林,倍添韻致。”

這時候,我們的視角,是鳳姐的視角。鳳姐從秦可卿臥房出來,看到外麵風景這麼美,聯想到秦可卿的病情每況愈下,當然無限傷感。這麼一大段對的景致細膩的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鳳姐的腳步應該是放得很慢很慢,慢得可以仔仔細細看這裏的花花草草,慢得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不是有婆子帶路麼?估計這些婆子,平時就走哪裏都是風風火火的,鳳姐跟丟了,也沒有誰及時發現。

我們常常追求“快”,而忽略掉了很多風景。但是,恰恰隻有適當的“慢”,才能感受到很多生活中被忽視的風景。鳳姐因為走得很慢,所以,她這一次,有機會去細細品味自然。就拿繪畫和攝影來說吧,如果學過繪畫的朋友,描繪風景,會看到其中的光影,結構,環境光,漫反射,體積光,開氏色溫形成的各種美妙的顏色。然後一筆一筆地,耐心地通過這些細節,去抒發自身的情感。但是沒美術基礎的人,背著相機,哢擦一聲按下快門,一秒鍾就拍下風景,容我說一下,這不是攝影,這是照相。不信看看,美術基礎越好的人,攝影水平越高。這也是我不喜歡去影樓的原因,因為攝影也算是繪畫的拓展,太多沒素描基礎,沒美術功底的朋友,背負著“攝影師”的名號,他們隻知道光圈鏡頭快門色溫感光,但如果拿起畫筆,卻隻能畫出“小雞啄米圖”,就算把相機性能如數家珍,也隻能算是照相機操作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