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前的這個小丫頭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連一向淡定的桓遊此時也無法繼續平靜了。他修仙的痛處,正是七十年尚未聚成真元。如今他已年近九旬,因為修煉道法的緣故,體能仍與中年人無異。但是即使修行再久,如若不能突破真元壽限,那麼還是生老病死,凡道難逃。太祖師尊憐他純直,賞了他引路仙鈴,來到這九仙山看一看根基因緣,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得成正道。
“那也要看你的仙資,我同門之中也有七八年便能聚元的。隻是……”桓遊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仙資不夠,修了五十三年才會專注淨元,然後二十年仍沒有精進。若是我在陽壽之內尚不能聚成真元,便隻能入輪回來世再修煉了。”
“所以你才來三生池?”她總算明白了桓遊的執念,隻得轉了問題,“那你在三生池裏看到了什麼?”
桓遊的表情這時才微微舒緩,露出一抹釋懷笑容:“白玉石台上,一張檀木琴。”畢竟,隻要不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這就夠了。
甄亦靈努努嘴:“額,隻有這個麼?居然你還要看那麼久。”
桓遊開懷一笑,仙緣已見,倒也不介意她怎麼說,隻問道:“丫頭,你可有看到你的前緣?”
甄亦靈先是點了點頭,又忙搖了搖頭。
“這算是看到還是沒看到?”桓遊見到她的反應,十分不解。
“我也說不清楚。我第一眼看三生池,水麵空空,竟然什麼也沒有。第二眼,就看見一片黑暗混沌,漸漸出現一點光亮,那光亮來自一朵青蓮,蓮心處孕育了兩枚蓮子,然後其中一枚蓮子突然跌落,我便醒轉了過來。可第三眼再看的時候,水中就隻有我的倒影了。”她回憶著當時的場景,又說,“接著亦澈就落水了,我忙跳下去救他,便沒有再繼續看下去了。”
“我竟從來也沒有聽說過三生池中能每次看的景象都不一樣。這樣的因緣,我也無法給你解釋……”桓遊有些不信,可亦靈說的認真,並不像是說謊,“如果有一天有機會見到我的太祖師尊,請他老人家為你指點迷津。”
“對了道仙,你看看這個,可有什麼特別之處?”甄亦靈從腰帶中取出那枚白玉棋子,遞給桓遊。
桓遊左看右看也沒並看出什麼特別來,隻得問道:“這是什麼?好像就是一枚用料考究的棋子?你有什麼疑問?”他的道行畢竟太淺,無法參透棋子的玄機。
“呃,沒事。我在村裏撿到的,隻是覺得甚是好看,以為是哪個仙人遺落在村路的仙器。”甄亦靈接回棋子,又重新別在腰帶內,終究沒有再提起水下琉璃潭的見聞。還是等有朝一日,能拜入玄雲門下的時候,再向清虛真人請教吧!
桓遊隻覺得亦靈表情有些古怪,卻又不知道事出何因:“修道者能有一兩件法寶已是難得,個個都是如真似寶的守著。哪有那麼多仙家法器,讓你輕易拾了去?”
他走了幾步,又突然停下來,頗有些嚴肅的對亦靈說:“丫頭,你今日在三生池的見聞,事關重大,不能輕易提起。別人知道了你的根源,便能輕易找到克化你的辦法。若碰見惡人,叫你魂飛魄散也不是不可能。”
甄亦靈一臉驚嚇,忙捂了嘴,一句話也不敢說。
她看著桓遊背著亦澈下山的背影,突然覺得自己和桓遊的距離拉近很多。原來隻看他道家修真高高在上,似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還會驅動仙器,使用仙法,降妖除魔。卻原來,修道成仙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修仙之路哪裏是自己讀一讀道法,就能輕易成功的?
想起自己和清虛的五年之約,雖然時間尚早,但這樣蹉跎時間,她又憑什麼拜入玄雲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