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修仙者常見,而成仙者不常見。
凡俗修仙,實乃逆水行舟,非順人道而行,不進則退。一朝行錯,恐魂飛魄散、萬劫不複;然因利益驅使,世間生靈仍盲目追從。
鴻蒙開天辟地後,天地漸次有序。
大道造化日月山川,又教日月輪轉,風雨循環,方有了如今朗朗乾坤。東華玄土,西方極樂,南海漫漫,北地蠻荒。老祖又在九重天上設三清天,十八層地獄下設修羅界,幻象離火內設崇凰宮,使得仙、魔、妖三界各有領土,互不侵犯。然後女媧造人,免於日月寂寞,大巫後土化六道輪回,使得眾生死後有依,不致哀鴻遍野,魂靈無處藏身。大道三千,個個修仙者期望能得成正宗。於是有了老祖黃庭教訓,一道傳三友,講經三千年。
大道之下,為天道。
天道之下,方為聖人。聖人雲遊九天,弘揚道義,見有緣人教他羽化,見無緣人教他輪回。然碌碌修仙者,夢“超凡入聖”,終究何以成聖?
盤古血脈餘息化七道“鴻蒙紫氣”,得之認主方有資格成聖。所以天道昭昭,聖人最多也隻可能有七人。乾坤寰宇,六道五行,一切皆在變化,唯聖人之數亙古不變。古往今來,修道者或居於險峻崖端,或居於世外孤島,或居於桃源仙林,終日取日月之精華,吸山川之靈氣,以為此便能達成所願。殊不知,諸天六聖皆秉先天修為而生,又於混沌中沐大道之恩德。彼時天地人三界未曾區分,日月山川尚未成形,豈是今日六道凡夫俗子所能企及。何況,三清是盤古元神演化,女媧造人有無上功德,西方二位祖師普渡生靈,方換來鴻蒙紫氣歸心認主。放眼如今,三界碌碌,六道平和,何來大功德成就第七名聖人。
聖人境之下,稱為“大元仙境”,其中準聖最高。
然準聖與聖一字之差,卻差以千裏。聖人尊天道可造世滅世,準聖在天道麵前猶如螻蟻。準聖境界,準確稱謂是“大元金仙”,實則是“仙”,則可見與聖人本質區別。即使準聖修為無限接近聖人境界,終究也隻是接近。但縱觀三清天下,如今能臻此界者亦無。可見世間演化趨於平穩後,萬物生長自循規蹈矩,無大災劫則無大功德,難再有機緣造化準聖。
準聖人外,次之又曰“金仙”。入此境者,“三界不破,金元不滅”,是為真正意義的長生。成就金仙者,多為遠古造化、先天修為,持上古之神器,度九九八十一次大劫大難而肉身不毀,終換來金身成就、仙德圓滿。修道者一旦入金仙境界,從此無需渡自身生死之劫,非遇天劫磨難則金身不死。然眾金仙乃大元仙境修行最薄者,雖然越修行之最大鴻溝,仍需遵《黃庭》教訓:不赴仙宴,不臨俗世,洞府深藏,閉關修行。於是偶可聞聖人於大元天傳道,卻從不見眾家金仙現身。
金仙之下,統稱“上元仙境”,皆為普通仙道,逃不過三百年一次的仙劫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