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出生的徐正稱得上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創業者。少年時代親眼目睹了中國“和平時期”的動蕩,青年時代親身經曆了“改革開放”洪流席卷中國。在這種特殊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不乏堅忍不拔的意誌和“天塌下來也要盡力扛起來”的承受力。他們往往經曆過太多的艱辛,艱苦創業幾乎成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品質。年輕的徐正從學校畢業後在村裏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並兼任一個村辦五金電子元件廠的技術員,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卻潛藏著一顆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因為電子元件所需的技術精密而複雜,徐正努力鑽研技術,從生產原料到製造工藝再到產品的技術原理,任何一個微妙的技術流程都逃不過徐正的眼睛。1986年,徐正來到江蘇工學院(現江蘇大學)的機械製造專業進修,將實踐與理論很好的結合,打下了紮實的技術功底。與此同時,通過悉心學習管理經驗,全麵了解電子元件產品的市場行情,深入分析電子元件的發展趨勢,企業管理之道在徐正的心裏一點點積累,然後慢慢的生根發芽。精通技術讓徐正對“技術創新”保持著超常的敏感性,懂得管理讓徐正擁有了獨當一麵的膽識和魄力。當這些條件逐漸具備時,機會也悄然來臨。1994年是徐正事業的轉折點。村辦小廠瀕臨倒閉,這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場災難,卻成為徐正成就事業的良機。他想盡一切辦法湊齊了收購村辦廠設備的經費,領著15個願意和他同甘共苦的兄弟創辦了鎮江市京口區諫壁正愷電子元件廠。就這樣,徐正帶著正愷電子開始揚帆起航。
1994~1999年是正愷電子元件廠的原始積累階段。由於徐正多年來一直留心於電子元件的分銷渠道、材料來源,並主動接觸多家大型的電子設備製造商,他們往往能獲取較為便宜的原料和比較穩定的客戶。再加上徐正一直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因此他們的產品銷路一直很好。經過幾年的積累,企業的資產大幅膨脹,從最開始注冊建廠時的200萬元增加到1999年時的600萬元。站在世紀之交,徐正冷靜地審視自己的企業,靈敏地捕捉新世紀的市場商機。為了開拓電子元件廠更廣闊的未來,徐正果斷決定對企業進行改製,他的電子元件廠將由一個家族製的“作坊式”企業向現代企業實行轉變。然而改變家族製的管理體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愷電子元件廠經過幾年的發展雖然有了不小的收益,但從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看還處於初創期。家族製的管理體製,從理論上講,可使初創期的企業擁有更強的凝聚力,更有利於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在徐正看來,每個企業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照本宣科。他認為企業施行家族製管理是給企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一旦因為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內部混亂,將使企業麵臨巨大的戰略風險。經過權衡利弊、審慎思考,徐正於1999年3月將鎮江市京口區諫壁正愷電子元件廠更名為江蘇正愷電子有限公司。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名稱,更是正愷電子進入21世紀後的戰略發展導向。
2000年以來,徐正致力於將正愷電子建設成為現代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將企業創業的精神傳統總結成“誠信為本、創新為先、質量第一、顧客滿意”的企業文化,用實際行動積極打造產品科技含量高、質量可靠、服務優良的環境友好型企業形象。徐正早已預見到市場的發展趨勢,加大創新投入,把創新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自2002年以來,公司每年從銷售額中提留一定比例作為科技創新發展基金,同時積極與江蘇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自主研發的“7/16-JK7/8型、N-J。K1/2型射頻同軸連接器”以及“7/16-JKP型避雷器”等主導產品被認定為市級高新產品,並獲得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公司也於2002年先後通過了ISO9002和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