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群聚洛陽 第三十八章 波瀾前奏(1 / 2)

此刻的靜念禪院人聲鼎沸,各方有資格觀戰的勢力悉數到場,禪院之外也是隱隱瞳瞳地偶露人影,有目的純粹隻為觀戰之人,也有對佛門心懷敵意者,並無多少人願意錯過這等難得一見的盛會。

佛門眾人倒也未被這種驚人盛況的出現而顯得驚異,他們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也深知其在所難免,即便是禪院之外埋伏著無數敵人,藉著強大底蘊和實力,眾和尚尼姑們絲毫不懼於任何意外的發生。

卓立佛門眾高手之首的靜念禪主了空嘴唇緊閉,便是如宋閥、李閥等頂尖勢力駕臨之時亦隻是作頷首狀表達善意而已,眾人倒也並未覺得被其輕視而心生憤怒,他們對佛門的了解絕不像外人所想象的那般輕淺,對於了空精修閉口禪一事早有所了解。

倒是師妃暄這位佛門當代最超卓的傳人,在每方人士來臨之際,都會稽首行禮,略微寒暄幾句表示歡迎。

各方勢力已經各據一方,靜待決戰雙方的另一方主角,目下最轟動江湖的絕代劍聖駕臨赴約。不少人難捺心中激奮之情,低聲議論之聲頻起,在各處角落。

“你們說這場決戰誰能贏?”一人臉露興奮,語氣激動道。

“當然是劍聖大人!”一人急不可耐地說道。

眾人掃視他一眼,,見其身負長劍,心中了然,這又是一個劍聖的超級崇拜者。

也有人清楚佛門的無比可怕、深不見底的實力,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劍聖雖強,但佛門人數眾多,也不乏絕代高手,結果必定是佛門占據上風。

眾人議論紛紛,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尤其是那些年輕人們,絕對多數都是極其仰慕劍聖絕代風華的,一時間支持劍聖之人占據了絕對上風,其中對劍聖最有信心地隻怕就是在曼清院見識過那亙古無雙、風華絕代之一劍並深深為其睥睨天下之態所傾倒的人們了。

往日平靜如水的靜修之地迎來了創建以來從未有過的熱鬧場麵,或許稱之為喧嘩最貼切不過了,年輕人們激動地討論著,幾乎忘卻了身在佛門重地了。

佛門諸人武功極高,對這些議論聲悉數聽在耳裏,佛法修為不甚強的和尚們臉色都有些難看,幾乎要忍不住給那些敢在佛門重地赤裸裸鄙視佛門的小輩們一個難忘的教訓,讓他們知道佛門之威,仍舊不可輕辱。

眼見議論聲愈加之大,這些年輕人的長輩們才狠狠地瞪視了他們一眼,低聲警告了一番,如此才安靜了一些。

師妃暄倒也未多在意,隻是輕轉美目,環視了已經到場的眾人士一眼,這些都是數日之前便投過帖子,要求今日前來觀戰的。他們幾乎代表了如今彙聚在整座洛陽城中的所有大的勢力,無一方可以小覷,其聯合之大勢,即便是佛門自恃實力之強冠絕天下,亦要選擇妥協。

當然,不入其法眼的一些小勢力和散修遊俠之類的江湖人士,自是被其華麗麗地無視了。作為佛門兩大聖地之一的靜念禪院,可非是一般人等可以隨便進入其中的。

眾人之中高手無數,盡皆身份地位極高之輩,雖然師妃暄不敢輕視其中任何一人,但是最引起她的注意和興趣的無非便是宋閥和李閥之人。

對宋閥的興趣源自於她的師傅靜齋齋主梵清惠與宋閥閥主天刀宋缺曾經有過的一段感情,鑒於對天刀宋缺的興趣,師妃暄對其族弟和唯一一子也是充滿興趣的。

對李閥的興趣其實完全可以說是對站立在李閥眾高手之首的那名青年的興趣,師妃暄作為佛門當代對外的金字招牌,對佛門與此人的暗底下的交易了然於心,也很清楚佛門如此大張旗鼓地選擇在洛陽以珍藏許久的和氏璧來挑選明主,並且不餘遺力地為此事宣揚,其目的便是為了替這個青年造勢,在天下百姓心中烙下誰才是真正能夠拯救天下的明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