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雨(1 / 3)

四月四,黃昏,雨暫停,愈顯寒意。

京州,大隋京都,四九城。

與一般王朝不同,大隋王朝於百年間先後遷都三次,直至六十年前龍虎山天師同欽天監地師一同勘探江河,曆時三年,方才定都於京州東南。而後又花費金銀無數,耗時五載,終建成了上京城。而其中部的四九城則被方外俢士稱作困龍城。以城為池,養育四方江河山嶽龍脈。

四九城有四門九區,四大城門之前,皆有一三個壯碩男子合抱粗的巨大銅柱,上銘刻著繁雜符文及各類山川鳥獸。被京城人士喻為鎖龍樁,而九區環繞中心,則是大隋皇宮。

作為網羅牽製天下修士的欽天監位於皇宮附近,占地頗廣。但同有著八百讀書郎的翰林院不同,占地廣闊的欽天監人煙稀少,除了門前負責清掃的幾名老人,其內便隻有四五個少年負責需體力的勞役。而在其內部則有一座占據欽天監近八成麵積的巨大池塘,名為一方池。池內,有著從天下各處搜羅而來的各類錦鯉。

這座被剛正言官詬病已久的一方池旁,有著一個身穿欽天監官袍的白發老者,官袍麵料自江南郡中的螺蠶絲所製,白底藍紋,其後上繪青天明月。老人垂釣已久,而放置在旁邊的魚簍之中卻空空如也。收起最後一杆,老人站起身來,捶了捶僵直的老腰,麵目慈祥,對身後說道“出來吧,我看見你們了”

一直藏於幽深廊道梁柱後的八歲男童冒出頭來,待確定確實被發現後,一臉失落的拉著旁邊隻顧吃著精致糕點的同歲女童,慢慢走向老人。男孩頗為生氣,對女孩埋怨道“趙以兮,都說了,叫你不要隻顧著吃,你偏偏不聽。要不我們藏得好好的”

一直專心對付糕點的女孩宛若未聞,隻是將空出的左手緊緊牽著少年,名為趙以安的少年一臉無奈,剛想搶過少女手中糕點,但想起三天前這般做後自己宮殿中便多了幾條無毒花蛇後,放棄這樣想法的少年覺得很鬱悶。

看著走向自己一臉鬱悶的男孩及身後又從懷中掏出千層糕遞向嘴邊的女孩,聽著男孩的嘮叨,與國同齡的老人莫名覺得歡喜,少年少女,朝氣蓬勃。

少年小心慢慢的牽著少女的手,待未看路的少女走下石階後,方才加快步伐。才到老人身邊,便好奇的問道“爺爺,你怎麼發現我的?”

“秘密”老人一臉神秘的低聲說道。少年癟了癟嘴,“肯定是趙以兮吃東西聲音太大了,娘親都說了,趙以兮一點淑女風度都沒有,以後肯定沒人要”。

老人摸著少年的頭,開口道“那麼要是以後小以兮嫁不出去了,你會怎麼辦呢?”

“當然是養她啦,不過她那麼能吃,以後我要是被她吃窮了怎麼辦?對了,聽說京城來了個特別會賺錢的商人,叫什麼來著。哦,範離。要不我去向他問問怎麼賺錢?”

貴為太子的趙以安苦惱的問道。

聽著少年回答的老人臉上笑意越發明顯。“沒事的,小以安,你以後會有錢的,很有錢很有錢”。

“那就好”總算放下心的少年。滿臉喜悅,卻對老人的話無一絲懷疑。身後,總算吃完糕點的女孩放開了手,於池邊蹲著身,看著一方池中一直跳出水麵的錦鯉。歡聲大笑,癡癡傻傻。

趙以安一臉無奈,從懷裏掏出手帕,“都說了,叫你不要一直吃吃吃”。溫柔的幫少女擦拭嘴角的少年,低聲教訓道。少女置若罔聞,隻是一味的指著一方池中蹦跳的錦鯉。“知道了,知道了”。總算擦完的少年無奈道。

少年名趙以安,為當朝太子。有個妹妹,叫趙以兮。是個傻子,還是個啞巴。但在上京城無人敢說,因為她有個哥哥,叫趙以安,外號瘋子。

柳絮巷了無人煙。沈應收拾著書店中的各類雜書,看著異常安靜的小巷,自投羅網的清瘦男子其實知曉,此次無論如何自己都無法全身而退,八年的時間,自己帶走秉持著天下讀書郎的香火氣運的文廟玉牒,致使四年前的春闈魁首有名無實,除了聖人氣運加持沒有不說,便連那進入山海經閣的資格亦被剝奪。成了上京城最大的笑話。而此次春闈被推遲,其中原因之一便是要將自己手中的文廟玉牒重新收回。

看著逐漸昏暗的青天,奔波躲藏了八年的清瘦男子突然懷念起了往昔書院的日子。

在先生羽翼之下時,總是妄想著衝破先生羽翼,外麵自是一番廣闊天地可以作為,但真當身前再無高大身影之時,卻發現往昔生活方才是最為愜意。七人之中,先生總說自己最為聰慧,但終不及子良外愚內慧。如今看來,留在先生身邊子良才是最自在之人。一語成讖。

“但終究要有人出來啊,要不,你也太辛苦了”清瘦男子喃喃自語。

沈應有個先生,為天下文宗,最渴望自在,卻活得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