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叫葉雨錦。十七歲。生活在一個寧靜的小鎮。剛剛走進雨季的她,臉蛋圓滑而紅潤,像一顆熟透了的櫻桃。眼睛大而明亮,透著年少的鮮活氣息,隻是長長的頭發卻如稻草一樣幹燥淩亂。
葉雨錦坐在去往A城的火車上,心情無比激動。身邊緊挨著隨身的行李以及畫畫用的工具。她是一個愛畫畫的孩子,她計劃用十天的節假日去城裏拜師學畫。
她不怕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會感到孤單,她也不怕一天八個小時學畫的艱辛,她隻怕自己會耐不住寂寞。
她的心中始終有一道傷口,無法愈合。總會在某個不經意間就感覺到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
2
葉雨錦很喜歡煙花。她在日記本的扉頁用藍墨水寫下一句話,一位她摯愛的作者所說過的一句話,“煙花不會讓人懂得,它化作的塵埃是怎樣的溫暖。它寧可留下一地破碎。如果你哀傷,你可以為它悼念,卻無法改變它的堅持。”
葉雨錦對A城充滿了仰慕。因為她聽說除夕的淩晨,盛大的煙花會在A城的夜空一齊綻放。短暫的是對美的駐足,永久的卻是對回憶的念想。
有一次她做夢,夢到在一個除夕夜,她站在A城的一座高樓樓頂上,五彩斑斕的霓虹,車水馬龍的街道,都讓她著迷。她大聲地呼喊著,“肖燦,你要幸福!”正在這時,廣場的時鍾敲響了,“嘭嘭嘭”,美麗的煙花也在那一刻爭相綻放,美輪美奐。整個城市似乎都被煙花照亮了,染紅了。葉雨錦呆呆地看著,忘了歡呼,忘了跳躍。她看得入了迷。
突然,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葉雨錦猛地醒了過來。她睜開眼,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做了一場夢,一場如癡如醉的美夢。她睜著眼靜靜地回味著,她記起在夢裏叫了“肖燦”這個名字,那是她曾喜歡的男孩,那個寫《默數,讓憂傷止步》的男孩,那個她得不到的男孩。她突然意識到,原來她早已放下記憶中的他。過往就像煙花,綻放,凋落。重要的是綻放的過程,那麼美。
因此,葉雨錦對A城更是充滿了向往,她期待著美夢成真,期待著真正對的人能同她一起看美輪美奐的煙花。
3
剛剛抵達A城,葉雨錦便去燙了卷發。她一直都在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改變一成不變的馬尾辮,就像她一直渴望換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一樣。
她在美發店認識了那個給她燙發的大男生。他叫阿明。
阿明第一次看見葉雨錦時,送給她一個溫暖的微笑,隻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微笑,葉雨錦在那一刻就感到安心了,然後就無法自拔地陷了下去。
他讓葉雨錦又一次感受到了大城市男孩的氣息。第一次是肖燦,這一次是阿明。阿明的頭發燙得很好看,前麵的頭發很長,遮住了眼睛。他有一張很英俊的臉,棱角分明,像樸樹。對了,他一直在耳邊哼著歌兒,他說,他是一個喜歡唱歌的男孩。
阿明的聲音很溫柔,用一種對待孩子的方式與她說話。在給頭發加熱的時候,他跑了很遠的路去給她買了一根牛奶味的棒棒糖。他小心翼翼地用那雙大手把包裝紙撕開,然後喂給她吃。
他把葉雨錦隨身攜帶的兩本美術書緊緊貼在懷裏,然後微笑著撥弄她的發梢。那一刻,葉雨錦似乎感覺到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被輕輕觸動了。她覺得內心湧過了一種淡淡的幸福,她把頭輕輕地低了下去。
阿明給她做頭發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讓她感到安心。葉雨錦相信他,從他送給她第一個微笑那刻起。
她知道,生命中有許多人都隻是過客,短暫,然而又那麼美好。CD機裏放著《求佛》,“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麵,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她突然就轉過頭問他,“我們還能再見麵嗎?”
他點點頭說,“能呀。”
然後他們都笑了。
這世間,總會遇到一些讓你一見傾心的人。仿佛去往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城市,隻是與之相遇。似是一種冥冥中注定的緣分,無法阻隔。
4
在A城的每一天都要長時間地待在畫室裏。畫室是一間很小的房子,堆滿了顏料、鉛筆、工具。美術老師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讓人覺得和藹可親。
葉雨錦開始很努力地畫畫,心中的夢想是她支撐下去的信念。
晚上她睡在舅舅家。她很怕冷,睡覺的時候,用被子捂住頭,穿著厚厚的毛衣蜷縮著身子。她甚至不敢將雙腳伸直,因為她懼怕自己觸及到的隻是冰冷。
這是葉雨錦從小到大的睡姿,她一直都渴望著一切與溫暖有關的事物。哪怕一個溫柔的眼神,也能讓她的內心燃起一束小卻明亮的火苗來。
她開始想念阿明,那個擁有一雙大手、聲音溫柔的男子。
心,又耐不住寂寞了。
5
吃過晚飯,葉雨錦早早地出了家門,走了很長一段路,買了兩個棉花糖,然後緊緊地拿在手裏。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傻氣,買了小小的棉花糖給別人,可她一直都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