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來得太快了(1 / 2)

陳劍書的認輸,打了不少人的臉,比如柯白起,又比如劉大琦。

可是反而是因為他認輸,那些欣賞他的人,更加地欣賞他。

如此一個十五歲還不到十六歲的少年,不為一時之利而失去了理智,不因一時之氣而衝昏了頭腦,而是懂得審時度勢,見好就收,這樣的人,還怕難成大事嗎?

事實上,陳劍書的性子,又與他人的看法不同,他做任何事情,都帶著強烈的目的性,當情況與他的目的不違背的時候,他會十分冷靜、客觀,可是如果情況與他的目的違背,那麼他骨子裏頭的賭徒性格就會顯露,用俗話來說,就是‘博一把’。

陳劍書是那種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保持理性,但是需要拚命的時候,他可一點也不會慫。

陳劍書認輸,比試結束,林睿哲雖然奪得了狀元的頭銜,卻丟盡了臉,而且那狀元頭銜還不是他的,而是他親哥林睿明的。

接下來,便是探花之爭,這場比試,雙方勢均力敵,打的時間也比陳劍書與林睿哲的一戰長很多,但是看的人,卻難以提起精神。

因為場上的兩人,都沒有太大的讓人驚喜的地方,戰法、法術、功法、招式,都普普通通,到了最後,便演變成消耗戰,隻看誰的真元更渾厚。

兩場比試打完,早已經準備就緒的禦醫群就開始給生員治傷,實際上,在第二場比試的時候,禦醫們已經把林睿哲與陳劍書接到太醫院所在的杏林苑療傷。

林睿哲的所謂傷,治理起來很簡單,隻要用菜油洗去石灰,再敷上名目、消腫的藥物即可,而陳劍書處理起來就麻煩得多,但是對於太醫院的禦醫們來說,他那點骨折,脫臼,還有皮外傷,也是妥妥的沒問題。

比試完畢之後,是一些繁複的官方儀式,用簡明扼要的話概括,就是群臣恭喜梁秋實得到精銳的人才,順便拍拍梁秋實的馬屁,梁秋實先拍拍他祖先的馬屁,再自我吹噓一番,然後又誇獎、勉勵下那些中舉的生員,生員謝過梁秋實聖恩,然後又順便拍拍他的馬屁。

陳劍書雖然表麵上做足了該做的禮儀,實際上卻在罵這些屁用都沒有的官式發言,他的手跟背部,可是還疼得要死。

終於過完這些沒用但是必要的流程,那老太監扯著尖銳的嗓子宣布群臣拜退,陳劍書也鬆了一口氣,轉身就走。

他所圖之事,難以一蹴而就,今天弄得渾身是傷,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極為勞累,他現在就隻是想好好休息。

不管是徐雪意的婚事,還是爵位的事情,來日方長,總有機會的。欲速則不達,這麼簡單的道理,陳劍書明白。

可是他剛一轉頭,那老太監便叫住了他,聽過那老太監陰聲怪氣說了一輪之後,才知道皇帝居然想要請他吃飯!

呃,應該說,侍膳或者賜食。

陳劍書其實心裏不太想去,他能夠猜到梁秋實的意思,大抵就是想要拉攏他。如今狀元的名銜,是林家的,不久的將來,不管是林睿明還是林睿哲,靠著這個名銜與及林熙堂的勢力,林家在軍中很可能又會多一位實權人物。

梁秋實不可能不給狀元軍職,更沒辦法影響此人在軍中的晉升,因為林家經過三朝的經營,在軍隊之中的影響力,比梁秋實大。

應對這個情況的辦法,就隻有捧起另外一個實權人物與之製衡,而這個人,要麼對梁秋實有足夠忠誠,要麼對林熙堂的仇恨足夠高。

所以,梁秋實捧起陳劍書,是必然的事情,就算陳劍書以傷重為由,體麵地拒絕梁秋實,梁秋實也不會因此少了他的好處。

但是人家畢竟是皇帝,陳劍書早年拿了他的那塊金牌,得到不了少方便與好處,吃頓飯都不賞臉,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

陳劍書隻得忍著全身的疼痛,硬著頭皮去‘侍膳’。

而苟小雲與本明不在邀請之列,陳劍書便好聲好氣地請求那個老太監,派人通知他的兩個隨從自行回去。

這午宴,是設在後宮的一處園林裏邊,那園林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浩氣園。

那老太監把陳劍書帶到那浩氣園門外,然後對那守在園外的小太監說了些什麼,那小太監踏著小碎步走入園中,隨後扯著尖利的嗓音叫道:“宣靈武二十四年武舉榜眼陳劍書覲見!”

梁秋實帝號靖宇,年號靈武,梁家的皇帝,因為祖傳的改名方式,因此在名號上邊,走了另外一個極端。

老太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陳劍書用不緊不慢的步速走入那園林之中,走近了梁秋實,才做足了臣子對皇帝該有的禮儀。他生於官宦世家,這點禮儀,早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

“臣陳劍書,叩見陛下!”

陳劍書沒有爵位,也不是官,他早上起床的時候,還隻能自稱草民,但是他如今已經是榜眼,是有功名的人,所以可以自稱‘臣’。

“陳卿平身,陳將軍果然虎父無犬子,今日一戰,陳卿雖然敗了,但是卻打得精彩,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