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陳源死之謎(1 / 2)

陳劍書之前聽老鴇燕姐說過,劉仙兒的父親之所以會被革職查辦、流放長山界,那是因為一份關於秦兵侵境的軍情急報,在劉父手上失蹤了。

“老頭子我有參加你的滿月酒,知道你還差幾個月才十六歲,遠遠未及弱冠之年,這事情對於你太過沉重,我曾經想著,把這些事情告訴你的那兩位兄長,但是他們都太過庸碌無能,難當大任。

老頭子我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信心,我一直堅信,你有朝一日會回來,我就把事情壓在心底,等你回來。我沒料到你會這麼快回來,更沒料到,我梁唐朝,會突然風起雲湧,暗流湧動。我覺得你父親的死,或許與如今的局勢有關,而我這副皮囊,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所以剛一聽說你回來的消息,我就派人查探你的下落,為的就是把事情告訴你!”

陳劍書突然覺得他的肩膀軟了一下,因為背負在他肩膀上的東西,又多了沉重的一樣。

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這殺父母的仇,絕對是為人子女最重要的責任。

陳源一生戎馬,戰死沙場,可以說是一名軍人最好的歸宿。陳劍書隻會為他的父親感到光榮,即使會悲傷,卻不會太難過。

可如果陳源是被人在背後暗算的話……陳劍書想著,雙拳不自覺地握緊。

“難道我的父親,不是被大秦的將領一箭射死,而是被人在背後放冷箭殺死的?”

陳劍書因為陳林氏的阻撓,未曾見過父親的最後一麵,更別說陳源的遺容了,他隻是聽說,陳源是被大秦名將許令潘一箭射中麵門而死。

柯白起拍了拍陳劍書的肩膀,安撫了一下陳劍書的情緒,繼續道:“陳源將軍,確實是因為中了許令潘的一箭而英勇就義,但是他之所以會中那一箭,是因為被人在背後打了一道真元,分了神!

這事情,是陳源將軍的副將,韋煌曉將軍告訴我的。韋將軍是猛將,從不懼怕上戰場,卻怕極了朝野之中的權力傾軋,死在戰場上,是武將的光榮,家人也會得到撫恤,而死在朝堂中,動輒就是滿門抄斬,甚至罪誅九族。

韋將軍當時就在陳將軍身邊,除了凶手與及幕後主腦,他是唯一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可他卻不敢把事情說出來。而他跟了陳將軍二十年,讓陳將軍死得不明不白,他又心裏難安,受盡良心的折磨!最後,他選擇了相信我這個老頭子,”

“那老大人你查到了什麼嗎?”陳劍書著急,追問了一句。

“這事情背後,肯定是巨大的陰謀,參與其中的是一個強大的勢力,我派人多番暗中追查,卻完全查不出當日到底是誰下的毒手,更別說那幕後主腦了!”

陳劍書心裏掃過一個個他所知道的情報,想到梁秋實不滿林熙堂專權,又想到徐茂國與陳源的口頭婚約,一個想法從他心中冒出。

“會不會是林熙堂那老匹夫下的手?皇家想要拉攏我父親,削弱林家在朝野中的力量,徐都尉曾與我父親有口頭婚約。林熙堂知道此事,心生怨恨所以下次毒手。”

“小書友,別被個人私怨蒙蔽了你的眼睛與才智!就算你與小郡主成親,陳將軍又有意把侯爵的位置留給你,但是陳將軍畢竟是林國公的女婿,而且林國公對陳將軍有知遇之恩,還把女兒嫁給他,以陳將軍的品性,斷不會完全倒向皇家。

況且,林國公雖然專權,卻未曾真正損害過國家的利益,他的一切權位,都是由我梁唐朝而得,他就算要害人,也不會在大秦襲境這種關頭下手!”

唐與秦,一直是世仇宿敵。早在張唐時期,就常常與秦國爆發戰爭,史上有著名的‘張唐九伐大秦’。因此,大秦國一直是梁唐最大的心腹禍患。

林熙堂已經位極人臣,就算是背叛梁唐,投靠大秦的朱家皇帝,拿到的好處,隻會比現在少,絕對不會多。可以說,林熙堂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梁唐朝的基礎上,所以他絕對不會投靠外敵。

陳劍書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說了句:“是我一時間被多年積怨蒙蔽了雙眼,林熙堂那老匹夫雖然討厭,卻不是會出賣梁唐的人!”

柯白起笑著點頭,大有欣慰的神色,他繼續道:“這事件,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是大秦開出高官厚祿的條件,收買我梁唐的將士,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最大。可是我排查之中,卻否定了這個可能,當然,這也可能是老頭子我老糊塗了,沒查清楚。

第二個可能性,就是有人想要借大秦的屠刀,削弱我梁唐朝的實力,那人最終的目的,很可能是想要造反!隻不過陳將軍治軍嚴謹,就是主將戰死,手下的將士卻沒有慌亂,最終城關得以守住了,沒有讓背後的人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