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小苟糾結著(1 / 2)

大漢姓孫,名廣浩。祖上是前朝,也就是張唐的皇家禦用鑄造師,後來張唐被梁唐太祖推翻,孫家族人被當作前朝餘孽,被追殺。後幸得被一位道行高深的高人所救,便舉族逃進了這長山的森林裏。

“要不是梁樹樁那狗賊,我們全族,也不至於在這山林裏熬日子!”

梁樹樁便是當今梁唐朝開國的太祖皇帝,這梁唐皇家,有個很奇怪的家規,便是孩兒出生,父親看見什麼,就給孩兒取所見之物作名字,說這是順應天意,孩子才能快高長大。這樹樁、秋實就是很好的例子,至於梁粉粉的名字,大概就是梁秋實見她出生時臉蛋兒粉撲撲的,便取了這個名字。

而梁家的子孫,都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檔次實在太低,特別是長子嫡孫,他們登基稱帝後,都會給自己取個威武的帝號,比如梁秋實的靖宇。

梁唐以武立國,說白了就是農民起義。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那時候青玄子還沒有發現那個劍陵,更沒有蒼穹劍派。

梁樹樁貧苦出身,得高人指點,修得一身精深道行,那時候正是曆史上著名的‘張唐七伐大秦’的時期,張唐末代皇帝張偉欽窮兵黷武,弄得民不聊生,曾經上過《天道榜-惡篇-人》的五百名之前。梁樹樁以超強的實力為基礎,帶領貧苦百姓推翻了張唐。梁樹樁眾望所歸地當上了皇帝,他稱自己隻不過是為民請命,因此不改國號,繼續以‘唐’為國號,人們為了區分兩朝,一般稱前唐、後唐,或者張唐、梁唐。

而這孫廣浩,他家的祖父是幫張唐皇帝打造法器、監造軍用兵刃盔甲的禦用鑄造師。張唐覆滅後,他的子子孫孫便躲在這長山山脈裏。

“這長山山脈裏,有優質的鐵礦礦脈,隻是礙於叢林太過險惡,才無人開采。我們就靠著祖輩傳下來的手藝,鑄造些兵器偷偷拿到長山界去賣,換取一些生活的必需品,苟活在這深山野林裏。

日前,我二弟在叢林裏撞見了一隻千斤熊幼崽,二弟還被打傷了腿,這千斤熊,身上每個部位都是祭煉法器的上好材料,我們起了貪念,才想著要獵殺那千斤熊的幼崽,誰知道我們打兒子的主意,結果遇到了它的老子!哎!雖然我們時常捕獵山裏的靈獸,偶爾也有傷亡,但像今天這般傷亡慘重的,還是頭一次。”孫廣浩說著,眼睛紅了起來。

“老子?那千斤熊是公的?”陳劍書聽了,覺得奇怪。

“當然是公的,母的哪能長到六、七千斤重!”

陳劍書當時沒有主意千斤熊的是雄性還是雌性,孫廣浩這麼一說,他便覺得奇怪。他看過的那本《奇山誌異》上有寫到千斤熊的習性。這種靈獸,公的與母的,隻在交配時才會走到一起,母熊如果有幼崽,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公熊的地盤之內,因為這千斤熊的公熊,有擊殺幼崽的習性。因此這捕獵幼崽,遇到的隻能是母熊,是絕對不可能遇到公熊的。

陳劍書之前就覺得,孫廣浩他們這十幾個道行低微的人,去捕獵一頭成年的千斤熊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何況是一頭強壯的公熊。

那要麼就是孫廣浩說謊,要麼就是他二弟說謊。陳劍書認為,孫廣浩不像是有這樣城府的人,那說謊的,隻能是他二弟了。

可是,他這個謊言,害得死了十幾條人命,還差點害死自己的親兄弟,這圖的是什麼呢?

陳劍書心道:這是書上有錯,還是自己想多了呢?

不待陳劍書深究下去,這已經到了孫家全族的聚居地,這是一個山寨,環境倒是清幽得很,山寨前有一塊牌匾,剛勁有力地寫著四個大字:青煙小苑。

陳劍書看著這牌匾,心中誹腹:這種地方,不是應該叫鐵爐堡,或者鑄劍山莊嗎?這打鐵鑄劍的地方,改個娘裏娘氣的名字,真的好嗎?

聽了孫廣浩介紹,陳劍書才知道,這個牌匾,是張唐皇帝的墨寶,是禦賜的牌匾。這孫家家傳鑄造兵刃、煉製法器的技藝,最是講究一個心平氣和,心緒正平。因此,他們家的作坊,環境十分清幽,用以寧神靜緒。

而孫家的煉鐵的風箱,火爐,也是有秘傳技藝,不像尋常的打鐵店,冒著黑煙,他們火爐裏出來的煙,是青煙。

這便是青煙小苑的由來。

陳劍書等人剛入了山寨,一個豐-乳肥臀的婦人便跑了出來,慌慌張張,見了孫廣浩,還被嚇了一跳。

除了陳劍書,其他的人,包括苟小雲,他們全身都是千斤熊的血,模樣的確嚇人。

“老孫,怎麼搞成這個樣子!”婦人又左右看了兩眼,繼續問道:“其他族裏的叔伯兄弟呢?他們怎麼不回來?”

“婆娘,我們……哎!”孫廣浩長歎一聲,把遇到千斤熊的事情簡單告訴了他的妻子。說著說著,這彪悍的硬漢子也忍不住雙眼通紅,隻是,最終他還是忍住了眼淚。

“這就是救了老孫你的小夥子?長得真俊!”

陳劍書隻不過是十四歲的少年,被這婦人火辣辣的眼神看著,多少有點不自在,上前向孫妻行了個禮,便以想洗刷身上血跡為由,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