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貨交易中出現的風險大體有以下三種方式被控製住:
1.交易所製度幫助投資者控製風險。例如,近期期貨中的典型代表——豆油主力0809合約,從2008年1月24日9890元/噸連續上漲一個多月,價格漲至最高14630元/噸,緊接著從3月4日開始連續下跌(當中多次跌停)至前幾日最低10360元/噸。在豆油行情如此劇烈的情況下,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采取了擴大漲跌停幅度和提高保證金比例等一係列的風險控製措施來化解市場風險,其做法有利於使動蕩的期貨市場價格回歸理性。
2.資金管理風險控製。對於個人投資者甚至套期保值的機構投資者來說,資金管理非常重要。一方麵由於期貨市場是以小搏大、杠杆比例放大的市場,如果滿倉操作,相當於購買了5~10倍左右的物品價值,其漲跌幅度直接對可用保證金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期貨價格有小波動,可用金不足會導致投資者看對了方向卻被強行平倉出局。建議投資者在資金比例上使用一半左右的資金操作,控製可能發生的單邊市場風險。另一方麵,套期保值的期貨頭寸比例設計也不能太大,近期一位擁有現貨的機構投資者在某期貨品種上投入保證金100萬元,結果80萬元用於做套期保值,最終由於行情單邊下跌速度太快,該品種套期保值頭寸在持續補保證金的情況下還是由於資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
3.止盈止損的風險控製。不少投資者在做期貨交易的過程中常常開倉價格點位不錯,但由於貪心導致了利潤高位沒有變現,行情走完反而出現虧損。
期貨投資如何套利
現在我們講講期貨套利有什麼策略,我們在操作過程中是怎麼進行套利的。
1.利用股指期貨合理價格進行套利
從理論上講,隻要股指期貨合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股指期貨合約合理價格時,進行套利交易就可以贏利。但事實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這導致正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下移,形成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裏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會導致虧損,這個區間就是無套利區間。隻有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區間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進行;反之,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低於區間下界時,反向套利才適宜進行。
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我們可以表示為:F(t,T)=s(t)+s(t)×(r-d)×(T-t)/365.也就是說,漲得越高正向套利贏利空間越大,跌得越低反向套利贏利空間越大或越安全。
2.利用價差進行套利
合約有效期不同的兩個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差異被稱為跨期價差。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理論價差的產生完全是由於兩個剩餘合約有效期的融資成本不同產生的。當淨融資成本大於零時,期貨合約的剩餘有效期越長,基差值就越大,即期貨價格比股指現貨值高得越多。如果股指上升,兩份合約的基差值就會以同樣的比例增大,即價差的絕對值會變大。因此市場上存在通過賣出價差套利的機會,即賣出剩餘合約有效期短的期貨合約,買入剩餘有效期長的期貨合約。如果價格下跌,相反的推理成立。如果來自現金頭寸的收入高於融資成本,期貨價格將會低於股票指數值(正基差值)。如果指數上升,正基差值將會變大,那麼采取相反的頭寸策略將會獲利。
股指期貨在套期如何保值
股指期貨和套期保值的概念我們在前文都已經提到過,現在我們要講的是股指期貨套期保值有哪些策略。
套期保值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品種相同或相近原則。
2.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3.方向相反原則。
4.數量相當原則。
了解了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原則後,在實際中如何具體操作呢?下麵將對此進行介紹。
套期保值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建立合適的指數期貨頭寸,以使現貨頭寸的風險能被期貨頭寸抵消。
具體合約份數計算公式為:
合約份數=β×S/F
其中,S為投資者目前持有的股票現貨市值總和;β為該股票組合的收益與市場收益的關係;F為投資者需要賣出合約的價值。
首先,需算出持有股票的市值總和S。其次,計算出以到期月份的期貨價格為依據的進行套期保值所需的合約個數。最後,在到期日同時實行平倉,並進行結算,實現套期保值。在利用股指期貨對股票進行套期保值的過程中,兩者的交易對象是不一致的,但它們之間存在某種聯係。這就需要引入β係數,即股票和指數之間相關係數的概念。通過計算某種股票與指數之間的β係數,就能夠揭示兩者之間的趨勢相關程度。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股票投資組合的漲跌都與指數的漲跌完全一致,實際上,除了嚴格按照滬深300指數構成和相關比重投資的指數基金以外,可以說大多數都不一致。這時候,運用指數期貨盡管可以回避大盤漲跌的風險,卻無法回避投資組合中個股的風險,所以要用β係數來確定合約數量,β係數等於1時,代表價值相同的現貨和期貨頭寸的風險完全相互抵消,如果β係數不等於1,則合約的數量便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