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基民操作常見問題及技巧(2 / 3)

2.“波段操作,提高投資效率至上”派

也有不少基金經理認為,買股票基金就相當於買股票組合,時刻注意股市的走勢,不斷調整自己所擁有的基金,才是財富增值的捷徑。

那麼,投資者在具體的投資中該如何抉擇呢?其實,這兩派觀點沒有絕對的對錯,哪種辦法更適合自己,需要投資者根據個人情況、市場態勢等進行判斷。一旦選擇長期持有,就要樹立健康的投資理念:市場可能反複無常,再優秀的基金在市場波動中也會有處於低點的時候,堅定地持有優秀的基金,終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不過,需要提醒那些致力於在波段操作中實現財富快速增值的投資者,將基金作為投資理財的工具波段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基金交易成本較高

除了較高的申購、贖回費率外,如果轉換成其他基金還將發生一部分轉換費用。當基金的淨值升水收益不足以抵付基金交易時所發生的所有費用之和,進行波段操作將會遭受損失。

2.淨值不變動或變動極小的基金產品,不宜盲目進行波段操作

如將資產配置在固定收益類品種上的債券型基金產品,由於固定收益類品種都有一定的時間價值,投資者在此類品種間選擇進行波段操作須格外謹慎。

基金高淨值好還是低淨值好

基金淨值是基民經常會聽到的一個名詞,也是讓很多基民困惑的一個詞,因為他們不知道基金是高淨值好還是低淨值好。

投資者在查詢基金淨值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兩個淨值——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累計淨值代表單位淨值加上基金成立後每份額分紅的總和,也就是加上了過往基金分紅之後的淨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累計淨值=單位淨值+基金成立後每份額累計分紅

例如,截至2007年4月9日,A基金的單位淨值為1.20元,累計淨值為2.20元。這說明A基金成立以來每份額累計分紅1元(可能是多次分紅)。如果你在2007年4月9日收盤前申購該基金,是按1.20元的單位淨值成交。

累計淨值包含了基金過往分紅的信息,能夠較充分地說明該基金成立之後的投資運作成果。因此,看一隻基金的業績,不能單看單位淨值,還應結合累計淨值來看。

我們該如何看待基金淨值呢?

1.高淨值一般會有高回報

選基金自然是選擇基金經理的操作能力。如兩隻差不多同一時期成立的基金,同樣運作了半年後,一隻的淨值上漲為1.8元,一隻的淨值還隻有1.5元,賺錢能力孰強孰弱一目了然。並且,高淨值基金不等於它持有股票的價格已被高估。好的基金經理,對他所選股票有自己的目標價格,當他持有的股票被高估時,他就會獲利了結,然後再買他認為價格被低估的股票,所以高淨值基金裏,未必有價格被高估的股票。

2.選擇低淨值要謹慎

一般來說,買新發行的基金,“麵值”才1元,相比之下,確實比較“便宜”。但是選擇基金應該更看重基金公司的過往業績、投資團隊,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基金公司是不是在乎投資者的利益。而這些,在有一定“曆史”的基金公司運作過程中更容易看出來,投資者在買基金前,要多做一些深入了解。

因此,給投資者的建議是,選擇基金時不要把淨值的高低作為唯一的選擇標準。高淨值不一定不好,低淨值也不一定絕對好,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結合基金公司及經理的過往業績等綜合判斷。

淨值下跌時應該賣出嗎

根據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基金投資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獲得豐厚收益的理財方式,但是股市難免會出現波動,一旦麵對資產的縮水,投資者往往不能克服自己的恐懼情緒,隻要短期基金淨值出現波動就立刻想到贖回。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買基金千萬不要像做股票那樣試圖“高拋低吸”、“頻繁操作”。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麵對基金淨值呢?

1.承認基金淨值存在下跌的可能性,這是保障投資者樹立良好投資心態的前提。投資者要正確地認識基金淨值在成長過程中,受基金管理人能力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均會出現一定的淨值變動,應當像看待股票的價格一樣,接受基金淨值有漲有落的起伏變化。

2.基金淨值下跌應從多個方麵找原因。在同一個市場環境下,基金淨值下跌的幅度也有可能千差萬別,但這種差異大小,並非受市場環境這一種因素的影響。就像牛市行情中總會有投資者賺錢,但也不乏投資者賠錢的情況發生。重要的是基金管理人是不是采取了有效的投資策略,即在市場震蕩中是持股不動,還是坐等觀望,表現出的是兩種不同的投資心態,反映的是不同的投資理念,需要投資者進行分析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