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真假楊太後(3 / 3)

於是黎燕簡短描述了一下從前事情,並稟報說:“現在那金印龍匙已由我們秘密保管著,在適當時候就會開啟昔日寶藏,讓財富重新造福民間。”楊太後感歎道:“真乃虎父無犬女,你父親黎德是真英雄,若非他舉起了抗元第一麵旗幟,蒙古人就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被驅出中原,天意呀!”

李立問:“如此說來,太後對這裏後來的事情都了如指掌了?”

楊太後答道:“也不盡然,全賴你嶽父趙子祥道長先定下了慈元廟廟址,到明王朝期間,再由白沙先生(陳獻章)稟告朝廷修下了這慈元廟,哀家才得以長駐這裏,許多事情哀家也是那之後才得知的。”

聽到楊太後提及父親,林萱的心不禁回到了遙遠的宋元時代,她心裏想:“不知何日才能見父親從過去返回呢?”

趁楊太後還在,李立又不失時機的問:“那您知道,西岸那裏的村莊是什麼出現的呢?我們就來自那些村莊,但在當年,那裏還是汪洋一片。”

“要說起這事,哀家得提一個名字跟你接近的人物,他叫李玄立。”林萱一聽這名字,眼睛頓時亮得大大的,就差沒豎起了耳朵來。

“這李玄立出身山野,具體什麼地方不清楚了,聽說他為了修築水利造福生產,曾帶人長途跋涉,翻越古兜山一直到了下麵這崖海的最上遊,他在那裏同時疏通了數條河流,讓上遊的河水卷著萬傾泥沙奔流直下,才不過十數載,那些泥沙就在水流稍緩的西岸淤積了下來,逐漸形成了沙洲陸地。在李玄立晚年的時候,西岸的陸地上就出現了第一個村莊,哀家認為,那村莊就是你們後來長大的地方了。”

“這...這簡直...簡直太神奇了,太後呀,您知道那李玄立是誰麼?您給我們主婚後,他就是我和林萱在過去生下的兒子!”李立興奮得手足無措。

李誌插嘴道:“這因果該怎麼說才說得通呢?假如我們沒過去宋朝,就沒有那小小立子;但沒有他小小立子,就沒有三家村和我們...這著實是好讓人糊塗呀!”

“這有什麼好糊塗的呢,人世本身就是一種反複的循環,隻是許多時候機緣不巧合,前麵的人不知後來事,後來的人不知前麵事而已,對於哀家來說,哀家似乎就專為大宋而生,也為大宋而亡...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大宋有兩位楊淑妃,那其實都是哀家我的循環呀!”

林萱恍然大悟道:“難怪了,北宋真宗時候的楊淑妃,後輔助了仁宗皇帝,開創了大宋最強盛的基業;南宋度宗時候的楊淑妃則輔助了三位皇帝,然而還是無力挽救亡宋...這何嚐不是一種循環呢?”聽林萱此說,楊太後心下不禁一片黯然。

黎燕想到了父親,又問楊太後說:“當年共舉義旗的還有瓊州太守林玄輔之子林桂芳,他的下落可曾聽聞?”說起林桂芳,楊太後就愁眉頓舒了。“他呀,他就更是傳奇了,起義失敗後,聽說他和夫人一道到了暹羅國,還當上了當地的國王呢。”黎燕朝李誌笑了笑說:“這下你們李家也總算有人當過皇後了...”,李誌說:“那是當然,要是沒有李臻這八婆,給林桂芳兄弟十個膽他也不敢去做國王。”

..............

眾人就這樣耷拉著眼皮天南海北地談著,不知不覺天色已亮。再看看四周,楊太後早已不知所蹤。不過對於如何找她,大夥日後就心中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