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山崩地裂(1 / 3)

1280年春,張弘範病死。

他的死因有多個說法,官方的說法是,在南方長期行軍打仗,因水土不服染上了瘧疾;民間的說法則是,出賣大宋終遭天譴;而尋皇村裏則有另一說法,是因為張弘範最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羞憤而死。因為黎叔曾給他的九拔都府寄過一封信,信裏一字沒寫,隻附上了他偷的一封容嵇的原信。

後人曾有人為張弘範平反說:“張弘範的父親張柔一直為蒙古將領,因此他實際上不算宋人”,但那容嵇是大宋子民這點則無可置疑,所以張弘範的死因,還是“宋張弘範滅宋”較貼切些,也更符合百姓的看法。

張弘範死後留下《述懷》一詩:磨劍劍石石鼎裂,飲馬長江江水竭。我軍百萬戰袍紅,盡是江南兒女血!作為宋人的他,沒有在臨死前充滿內疚、自責和無奈是幾乎不可能的,他畢竟是一位有些詩人氣質的軍人。

張弘範的死訊傳到張弘正處,張弘正隱約感到了一絲危機:哥哥不在了,如果他的密令任務再無進展的話,張氏在朝廷的地位必將岌岌可危!

待春寒一過,張弘正即令大軍開進了山裏,幹脆就沿棺材潭河穀沿岸駐紮了下來。他隻知道,山那頭的山穀裏有許多怪物,不知道,原來那些怪物是遍布各有水的地方的。

這天,張弘正站在那瀑布下苦苦思索著對策。

對於他來說,目前這瀑布就是唯一可逆流攀上大圓嶺的路,他也唯有從這上麵去找開展任務的突破口。他想起這河穀下的許多通道,心想:“如果這附近都是這樣的石灰岩地形的話,是否那瀑布上麵也是這種空心岩層呢?”於是他決定做一個測試。他令士兵在瀑布邊上架起石弩機,以近距離對著瀑布上露出的部分岩壁猛轟,才砸了不幾下,那岩壁上就露出了個大洞!

這一發現令張弘正喜出望外,他對眾謀士說:“如果到處都是這樣的岩壁的話,我們可以在瀑布各水平向上的岩壁部位安放zha藥,在上麵炸出多處洞口,讓水流直接流進洞裏,這樣就可逐步減弱整個瀑布在外麵的流水量!”一謀士聽後說:“大帥果然神機!我們可以使用攻城的辦法,用發射器將勾索固定到瀑布稍高處,然後在岸上固定好勾索的另一端,將士們則可以沿繩子爬上瀑布,在上麵安放zha藥!”張弘正說:“此法可行,可是zha藥放好後,如何點燃是個問題,我們不可能有這麼長的引線。”

謀士說:“那就沒辦法了,為了大元朝的基業,唯有犧牲那些士兵,況且他們點燃zha藥後可以跳下瀑布,不一定就會死的。”張弘正無奈下,隻好同意這麼做了--近來他連損兵馬,也開始“愛惜”起將士來。

眾元兵很快就熟練地架起了數根繩索,斜向從地麵連接到瀑布半腰上。接下來,就是要派誰去的問題了。這是一自殺式任務,為了避免眾怒,張弘正采取了抽簽的辦法,讓大軍從一裝滿白色小碎石的口袋裏抓石子,抓到黑色石頭的就要成為這一係列任務的敢死隊員。通過這方法,張弘正組織起了一隊百人的“敢死隊”。

那裏麵的隊員雖然知道這任務危險,但知道不去的話會被當場軍法處分,去了的話倒是還有一絲生機,隻好一個個打起精神,準備隨時行動。

第一位出發的隊員順利爬上露在瀑布外麵的“平台”後,安放好了小量zha藥(多了的話會炸掉整塊大石),zha藥一點燃,他就馬上騰空跳到了下麵的水潭裏。此法果然有效,馬上就有水流從炸開的口子兩側流進去了,那口子下麵的水量因此得到了削弱。眾謀士無不歡欣鼓掌,隻是那些敢死隊隊員卻直直的盯著那瀑布水潭,他們一直都沒發現剛才那隊員從水裏爬出來。

張弘正沒想很多,對那些敢死隊員說:“也許那人水性不好,也許下麵有旋渦被吸進去了,水性好的話應該沒事的!”他當然不知道,水裏麵的河童一直就等著有人下水呢。

任務繼續進行著,勾索越拋越高,下麵的水量越來越小,很快,那瀑布表麵就再也無法成片,被元軍搞得支離破碎了。然而,眾敢死隊員卻沒一個感到興奮,因為他們眼看著,雖然沒有人被炸死,卻最後還是沒有一人能從水潭裏活著爬出來,連屍首都不曾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