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那堆石頭快被搬完了,李立示意大家都退後一段距離,當即用打火機點燃了zha藥引線。由於那引線被許多小石塊掩飾著,等到有元軍發現地上著火的“繩子”時,已經一切都晚了。隻聽到那些zha藥接連響起,轟起了半天高的碎石塊和元兵的殘肢剩體,隻見硝煙裏彌漫著四飛的血肉,那峭壁下小小的一塊地方頃刻就成了人間煉獄!
底下著了火的繩梯果然不出所料,一溜煙的很快就燒到了上麵,一直燒到了張弘正的腳下。張弘正被親眼目睹的這一切驚呆了,仰天長歎道:“天呀,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身經百戰的本帥在他們幾個人麵前顯得這麼無能呢!這生都從沒試過對方毫發無損而己方卻損兵上千的戰爭!”
繩梯已失,張弘正也被下麵的慘烈境況嚇壞了,無奈下,他隻好狼狽的退兵回去。
李立等人搬開了餘下的石塊一看那裏麵,不禁一個個皺起了眉頭。李誌說:“這簡直就象一隻大腳踩扁了一堆蟲子,看來這樣的zha藥多多益善呀!”阿福說:“可惜所剩不多了,他們要再來怎麼辦?”
黎叔說:“元軍這一上一下需要大量繩梯,這短時間內他們應該不可能再發起進攻了,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想個以逸待勞之法,讓元軍永遠無法從這裏打主意進來。”李誌說:“既然zha藥很有效,我們就自己製造土zha藥,這山裏麵有的是硝石和石灰粉,混合碳粉等物就夠元兵吃一勺子了!”李立拍拍李誌胳膊說:“你是專家,就交給你了好吧?你能配出zha藥,我就能做出土地雷。”黎叔見他們這些“未來人”果然機謀百出,對眾村民說:“咱們都來配合一下,看有什麼能幫上忙的,有了這些先進火器,元軍再來多少都是枉然!”
這時,山那頭的人聲馬嘶漸弱,大夥都聽出,元軍已經撤退了。
黎叔對大家說:“不如讓我尾隨他們,到元軍軍營裏偷聽一下他們下一步的計劃,再作具體安排如何?”李誌不失時機的說:“未來嶽父辛苦了,您去探軍情,我們在這邊準備zha藥,待元軍再沒膽來犯之時我和燕妹就...”黎叔說:“大軍壓境還有心情談情說愛!我先去了!”說著就走向了那些瀑布洞口。元軍留下來的繩子都已被炸斷,隻剩下繩子垂在外麵,隻見黎叔如燕子滑水般飛身掠過那些瀑布水麵,輕易地抓住了繩子,然後逆流爬了進去。
李立見狀,想起了黎燕,心說:“莫非他女兒也會是一等一身輕如燕的輕功高手?”
當天下午,眾村民不敢停歇,跟著李誌到了山上忙碌起來,李立等人則回到了村裏的祠堂看望李臻。
第二天上午,黎叔終於回來了,對大夥說:“昨天晚上,張弘正召開了軍情會議,看來他們要開展起這附近的大搜捕,想找出這山穀的其他入口,這麼說來,估計他已經放棄從那穀北峭壁的進攻了。”
李立說:“當年,那小皇帝一行也是因為從海上漂流南下才無意在海邊處發現了那入口,張弘正現在沒有水軍,要發現那隱秘的入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況且就算他們進來了,那山洞裏麵,那鳳凰峽峭壁處還有數處天險可以抵禦他們,這塊地方可謂是上天賜給我們的!”陳良說:“雖如此,必要的防備措施卻不可不做,咱們有備無患的話,至少還能保此地數年太平。”
接下來的很長日子裏,張弘正再無其他進犯動作,估計正在外麵到處尋找進穀入口。這期間,眾村民在李立李誌二人的教導下做了大量的土製地雷和zha藥等物,並一一安放到南北穀口各險要路段,做好了記號。完成這一切後,眾人終於齊齊舒了口氣說:“這下就等元軍上門送死來,咱們可以歇上一段日子啦!”
元軍大營裏,張弘正變得越來越暴躁,摔著東西對各謀士說:“你們看看,那瀑布下的天險我們始終難以突破,派了人沿那山區搜索多日也始終找不到其他入口,難道就讓那些逆賊終日在山穀裏逍遙不成?”
其中一謀士說:“元帥勿惱,我還是那句話,不如就放棄搜捕那些人,而把精力放到執行那密令上麵如何?我認為,那些逆賊也是因為我們大軍在外,隻好終日躲在山裏借天險度日子,他們同樣無法上那山峰的。”
張弘正說:“何以見得他們就不對密令構成威脅?”
那謀士指著密令上的地圖(當然隻是複製品)說:“我們研究這地圖日子很久了,從逆賊所在的山穀上看,他們似乎可以逆北部的瀑布而上,但到了那主峰附近,同樣有一處險要異常無法逾越的深穀阻擋了他們,他們同樣無法靠近那山峰。而我們這邊有的是人,就算用人梯戰術,也總是有機會越過那大瀑布的。”另一謀士也說:“說得有道理,據我觀察天象,未來幾年裏將會出現大旱,到時山上枯水的話,那瀑布的水流就會大大減弱,咱們就有機會逆流而上了。”
張弘正說:“冬天的時候不也枯水嗎?”
那謀士說:“冬天天氣冷,南方的寒冷是徹骨的凍,不利將士們逆水行軍呀!”
張弘正無奈說:“又是幾年,朝廷不會允許我們這樣無盡止拖下去的,定龍珠一日不毀,中原各地一日就會有人借趙宋之名造反!”
“但那是大宋的龍禦之地,要毀滅起來談何容易呀...”眾謀士紛紛說。
張弘正斬釘截鐵道:“我大哥親自消滅了大宋殘餘勢力,而將大宋連根掘起的人必將是我,我們張氏一門注定是那趙家老兒的克星!你們沒見,宋朝水軍不也同樣葬送在張世傑這統帥手裏?他同樣是我們張氏的人!”
謀士們同聲附和道:“大帥說的真在理,想那張世傑剛勇非凡,對大宋忠心不二尚且落了個敗軍下場,壞就壞在他是大帥您的堂親!”
這時,張弘正仿佛看到了天意冥冥,不禁再次樹起了信心,連日的敗績之憂也在他心裏一掃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