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春寒碧血(1 / 3)

1279年正月十三(祥興二年),南宋崖山行朝宮殿內。

太傅張世傑、丞相陸秀夫、上柱國大夫趙遜崖及太後楊淑妃等人正在大殿上商議大事,八歲的小皇帝趙昺則端坐正中龍椅,一臉少不經事的樣子。

張世傑遞給陸秀夫一書信說:“潮州剛失守,文山(文天祥)已落到了張弘範手上,看來接下來的一戰是我們最後的希望了。”陸秀夫匆匆看了書信兩眼說:“還向你勸降呢,看來那狗賊很清楚,大宋今日的命脈就在你一人手上。”

張世傑憤憤的說:“我知道投降了元朝,我不但可以活命,還可以得到富貴,這樣的話我和那狗賊有何分別?腦袋可丟,決不變節!”趙遜崖在楊太後身邊歎氣道:“若非昔日我等糊塗,導致宗室內亂朝政荒廢,哪會到今天境地呀...”

楊太後安慰說:“皇叔別責怪自己了,那張狗賊隻有兩萬人,而張太傅這邊有二十多萬,我們還是有希望複國的...”

這時外麵士兵傳報說:“稟太傅,外麵來了幾位奇裝異服的人要求見太傅,他們的到來非常奇怪,是忽然出現在我們的戰船上麵的。”

張世傑知道連日來都不斷有義士前來投奔為朝廷效力,當聽說“忽然出現在戰船上”時,也覺得非常不解,當即命令說:“傳進!”不一會,李立等一行人進入了大殿,隻聽阿福說:“這大殿是簡陋了些,不過確實和我們看的小人書很象!”

張世傑打量著眼前的四男二女說:“看長相聽口音你們是中原人士,但為何衣著如此怪異呢?”李立拱手說:“未知大人可否就是張世傑張太傅,一會我們如有任何言行失當之處還萬望見諒,因為我們並非大宋的子民,隻是前來盡一己綿力而已。”

張世傑奇怪的問:“你們不象蒙古人,也非大宋子民,這就奇了,願聞其詳!”李立接著說:“我們來自數百年後的這裏,一切都是太祖時候陳希夷道長的安排,其中,這位姑娘則是上柱國大夫趙遜崖之嫡孫。”李立說著指了指林萱,並順便一一介紹了各人。

趙遜崖聽聞說:“簡直荒唐!希夷道長我們都無緣得見,何來你們這些人要和老夫攀親攀故,還都不是姓趙的!”

林萱在一旁低聲對李立說:“你就別扯這了,聽說我這位先祖很難相處的,和他說了他也不明白,咱們還是別攪和,先說明來意算了。”

“這簡單!”李立說著,掏出懷裏的手槍朝大殿頂上開了兩槍,打下了幾片瓦片。大殿上的所有人冷不防都嚇了一跳。

“請勿見怪!”李立揚著手上的槍繼續說,“這就是數百年後的武器,可惜我們就這麼點,無法幫你們改變現狀。”

張世傑走上前接過李立手中的槍打量了半天,對陸秀夫說:“他們應該所言非虛,既然是希夷道長的安排,咱們還需配合才是。”接著將槍還給了李立。

陳良在一邊提醒李立說:“咱們做什麼都好,記住,勿刻意幹擾曆史。”李立正想向這些古代王侯炫耀一下,陳良一句話驚醒了他。這時那小皇帝見李立手上的東西“好玩”,跑了下殿說:“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李立一下慌了起來,示意張世傑說:“這東西危險,不能給他!”那楊太後會意,趕緊過來抱了小皇帝離開。

外麵又有士兵傳報說:“張弘範大軍正在南部海麵集結,看來要準備發起進攻了!”李立脫口而出說:“提防他的火攻!”張世傑聽了一拍腦袋說:“對了,現在天氣幹燥,他們用起火來可不得了!傳我命令,全部船隻外麵都要塗上濕泥巴,謹防火攻!”陳良瞪了李立一眼小聲說:“你再這樣下去,宋朝就不會滅亡,到時看以後怎麼收貨!”張世傑沒注意陳良的話,拍一下李立肩膀說:“小兄弟看來足智多謀,你們隨我到軍營外麵視察一下如何?”李立心想:“林老道說了,無論我們但做什麼都無法改變曆史,去就去吧!”於是點了點頭,一行人跟著張世傑到了外麵。

這時的崖山下修了無數木屋,士兵們都住在裏麵,其間還有集貿市場,男男女女來來往往,看樣子還算平和,沒有什麼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張世傑對李立等人邊走邊說:“我們這裏,軍營就是生活區,百姓都是士兵,打仗已經成習慣了,國難當頭,每一位百姓都在盡自己的力量擁護朝廷保護國家,真是難得呀!”旁邊的李誌和李臻則在竊竊私語說:“想不到他們說的話和我們差不多,開始我還怕有言語溝通上的麻煩呢...”

陳良見大街上的男女均腳步穩健,顯然人人都身懷武功,歎氣對李立說:“想不到,全民武林高手最後還是抵擋不了蒙古人,這一朝天子一朝臣真是天意!”張世傑聽出陳良話中意思,也歎氣道:“這位陳壯士說的也是,我也已經預料到大宋國運將盡,但作為南朝子民,是絕不應投誠於那些蒙古韃子的,我們這裏二十萬大軍,每個人其實早就抱了必死的決心。從臨安到福建再到這裏,殉國的百姓早已經不計其數了!”

林萱想起此行的目的,於是對張世傑說:“既然張大人也已經知道局勢如何,我們不妨就明說了,大宋的龍脈就在這裏也會斷於這裏。早年希夷道長就暗示過,寸土開放得龍騰天,如今從開封到了崖山,大宋龍脈正受困於山。蒙古人必會知道此事,也必會派人去摧毀龍穴之地,我們正是為此事而來,以免大宋寶藏落到蒙古人手上。”這這話時林萱當然清楚那些寶藏的所在去向,她最後這麼說隻是個托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