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了六間房後,小牧童大體了解了這裏的環境。
三間房屋,分別是外公的藥房,書屋,和木匠室。
藥房略微簡單,牆角立著草藥櫃,與牆同高寬。藥櫃每個格子上,上下左右清楚寫著不同藥名,隻是每味草藥名讓小牧童念起來很是生疏,有的甚至沒見過。
另一麵牆櫃上立滿瓶瓶罐罐,外公說這些瓶罐裏的液體很是珍貴,有的提煉於靈藥,有的采於靈獸精血,還有深山晨霧雨露凝結成的精華等等,總之得來不易。
木匠室,皆是刨鑽鋸尺墨鬥等,當然還有外公平日裏做的一些小玩意兒。唯獨讓小牧童奇怪的是,木匠室正中間,放著一把帶栲栳圈的扶椅,不論從品相和木質,都比得過外公先前坐過的那把扶椅。
“這把太師椅,取材三株樹,三株樹是以柏樹幹,葉為珠,形似彗星的神樹。”外公李神醫忘神說道,似乎回憶起一段往事:“三株樹,在厭火國以北,生長在赤水岸邊,傳聞其樹葉子都是珍珠,共有十一顆,每顆都有不同神力。至於這三株木,除了不懼怕烈火,也能凝識靜神,彙智立心,”
“你怎麼會有這把太師椅的?”小牧童揚起腦袋問道。
“以後再告訴你。”說著便帶小牧童繞過那把交椅來到了木架前。
“這幾樣東西,分別是刨、鋸、尺、墨鬥、轉子、還有錘子等等。以後要教你的東西很多,你自己也要會做很多事。雖說這木匠活,離不開的工具很多,但外公希望你萬事從一,由一生二,基礎紮實了,做什麼都得心應手。選一件吧,就算你的貼身物件。”外公看向小牧童,眼神裏似乎有些期待。
貼身物件,為什麼不是玉佩和墜子,或者一顆小小珠子也行啊,非得在木匠活的工具裏挑?小牧童心裏嘀咕。
看著木架上模樣不一安靜躺著的幾件工具,小牧童怎麼都喜歡不起來,唯獨目光遊走過那把豎立起來的尺,眼神停留了下來。
打眼看去,這一把通體玉白的尺子,半指寬半臂長,約莫五十公分。
“就它。”小牧童一口說道,指向那把尺。
似乎有些意外,外公看了看那把通體玉白尺身卻沒有任何刻度的尺,又瞧了瞧小牧童。
“為什麼非得這把尺?”外公好奇問道。
隻有他心知,世間衡量之器再沒有比這把尺更精準巨細的了,這尺也並非誰都可以拿來用。
小牧童思量了下,又看了看尺,似乎有了決定轉頭看向外公。
“就這把尺,它能量東西。”小牧童說道。
“量東西?什麼東西?”外公反問。
“量木頭,量距離,量自己,量心,量萬事。”小牧童扭過頭不看外公,略帶生氣道。
東西你讓我選的,人家明明不喜歡,好不容易選了一個,你又問來問去!
“哈哈哈。好!好一個量萬物。”說著那把尺就不知怎麼到了外公手裏。
隻見那尺懸在外公虛握的手中,原本通體玉白的尺身更加通透,隱約顯現出奇怪的紋路,似星點,似刻度,一閃而逝後恢複原本模樣,始終不曾被握緊。
“它叫明尺,今後就是你的了。”外公語重心長道:“世間事可量可不量,能量也不能量。它能量得清,今後,也希望你也能量得清啊小家夥。”外公遞尺給小牧童。
小牧童一字一句聽著,量來量去的都給他量暈了,雖說聽著不是很懂,但他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世間俗事是非曲折,公道人心,長大後他自然得量的清。
村子裏,一戶人家屋中的炕沿上,趴著一個虎頭虎腦頭大似球的小子,正是先前在村頭時鼻涕抹在袖子上,見了小牧童忘了跑的大頭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