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條約(2 / 2)

條約規定,中國戰區與神罰、國際教、真理教組成的“共同陣線”停火,停火時間截止到2018年5月13日。在此期間,雙方不得發起軍事行動。停火協定規定中國戰區以雙方談判後確定的停火線為北方邊界,南方則以真理教給出的實際控製線為基準,一年內雙方的勢力均不得越過邊界。由於一二七基地的輻射範圍和山河城的實際位置超過了北方邊界,共同陣線特地與中國戰區達成諒解,允許一二七基地和山河城保持現有的控製範圍,但不得繼續越界。

這條不平等的停戰條款將第一戰區的南北界限死死限製在六百公裏之內,隻能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而無法繼續北上和南下。海域也按照條約規定的控製線劃分,並且規定距離海岸線五百海裏內的區域都不能算公海,這使得第一艦隊的活動空間受到了極大的壓縮,隻能在有限的海域內活動,戰鬥力遭到嚴重削弱。

除了領地條款,條約中還詳細規定了中國戰區的軍備:停火條款失效後,在2019年5月13日之前國防軍不能派出數量過多的空軍襲擊共同陣線的軍隊。在中國戰區與共同陣線之間發生的軍事衝突中,戰區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隻能出動36架次戰鬥機、攻擊機和電子戰機,10架次轟炸機,預警機的滯空時間亦受到了極大限製,不能隨意使用。

海軍的限製更加過分,共同陣線明確規定,2020年1月1日之前,海軍的艦艇部隊和航空兵部隊不得為參加陸戰的國防軍提供支援,隻能對付海上的威脅,海軍陸戰隊可以在沿海地區執行軍事命令,但不得參與非沿海地區的進攻行動。這個可笑的規定完全讓海軍成為了擺設,現在的海洋完全由中德美三國控製,沒有任何海上威脅可言,就連曾經猖獗一時的海盜,也因為無船可搶而銷聲匿跡。

陸軍也在劫難逃,共同陣線明確提出,2020年1月1日之前,中國國防軍陸軍最多隻能建立12個旅級戰鬥隊,且每個戰鬥隊的總人數不能超過7600人。除了針對作戰部隊的限製,條約還嚴格規定了師級編製下各支援部隊的數量,甚至就連戰鬥隊配屬的直升機數量,共同陣線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堪稱嚴謹之極。

陸軍的劫難還沒完,雖然可以建立12個旅,但在2020年之前,除了控製線內的防禦作戰外,每次進攻行動最多隻能派出5個模塊旅和數量有限的師屬支援單位,但共同陣線卻不受限製,他們可以肆意地調動上百萬民兵,用前赴後繼的人海來淹沒這勢單力薄的四萬餘人。針對陸軍的不平等條款完全將他們置於危險的境地,失去空軍支援後,獨立作戰的陸軍還能不能打贏占據絕對數量優勢的敵人,成為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除了削弱國防軍的常規武力優勢,共同陣線還廢除了第一戰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權。交戰雙方禁止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和TNT當量超過10噸的航空炸彈、製導飛彈打擊對方,也不得使用地雷、集束炸彈和TNT當量超過500KG的炮兵類武器,這使得共同陣線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集結出大規模兵力,不必擔心遭到突然的毀滅性的打擊。

占盡了國防軍的便宜,共同陣線大度地做出讓步,表示理解中國戰區的難處,可以放棄在戰區控製區內設立媒體機構的要求,並信誓旦旦地保證陣線控製的媒體不會越過停火線向戰區領地滲透。但共同陣線同時要求中國戰區不得對陣線控製區實施宣傳戰,停止全國範圍內的無線電廣播宣傳,可以清晰接收到的宣傳類廣播信號不能越過條約規定的邊界線,否則視同侵略。

作為對戰區的一點小小補償,共同陣線沒有以國家的名義與中國戰區簽署條約,而是以地區組織的身份簽約。此外,真理教還將戰區南北邊界內的據點全部撤出,使戰區可以輕鬆接收真理教曾經控製過的地盤,但那些並不屬於真理教管轄的勢力,共同陣線並不負責移交,第一戰區必須自行解決這些獨立的聚居地。

這個充滿不公平的停火協定正式生效後,第一戰區被迫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位置。整個戰區的南北縱深隻有六百公裏,完全被共同陣線的力量夾在中間。當一年的停戰期結束後,這個恐怖組織聯合體就可以從兩條戰線同時衝入第一戰區,使數量稀少的國防軍陷入疲於應付的被動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