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六年了,張青依舊不是很習慣沒有電子設備的生活。
特別是,自己穿越過來後沒多久,家裏人就全都死光了以後。苦逼的穿越者張青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兒。
死去的爹娘除了一所扶柳巷中破落的房屋外,再沒給張青留下一點東西。家徒四壁都算是客氣,實在是一貧如洗,還洗的相當幹淨。
張青沒有絕望,當時才六歲的他,狠狠地作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創業!
用張青的話來說,我可是一個穿越者,手指縫裏隨便漏點東西出來,也能掙到大錢。
然而,現實就是這麼骨感。六歲的娃娃,即便頂著一個成年人地靈魂,能做的事情也實在不多。
最關鍵是,沒人相信一個六歲的孩子能做些什麼?在第九十九次製造肥皂失敗後,張青默默地感歎,學到用時方恨少啊!早知道有今天,當初在學校裏少打幾把遊戲,也不至於像這樣。
自主創業失敗,張青也很無奈。雖然是化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可在學校裏除了打遊戲也沒學會什麼。元素周期表是啥來著,記不住了。
就在張青餓的快要上街乞討的時候,鄰居家做藥材生意李大叔收留了他。
扶柳巷的人家不多,事實上,整個林源鎮也不過百戶人家。
而扶柳巷的人家,必定是其中最窮的。並且,沒有之一。
若不是近年來出了個從山裏倒賣藥材到城裏的李大叔,極好的拉高了扶柳巷的人均收入,說不定這條百年老巷已經沒人住了。
張青被李大叔收留後,雖說是外人,但穿衣吃食上李大叔從未虧待過他。張青的心中,還是極為感激這個未老先衰的中年大叔的。雖然,兩輩子的年紀加起來,張青未必就比李大叔小多少。
李大叔也不容易,妻子早亡,剩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與李大叔相依為命。倒賣藥材路途遙遠,收入周期不短,顧而李大叔家中也並不如外人想象的那般寬裕。再加上李大叔是個心善的,鄰裏鄉親有個困難什麼的,也不吝幫助。若不是如此,也不會見張青可憐,就將他收留了。要知道,在這個幾乎家家都沒有餘糧的時代裏,多上一張嘴吃飯,很可能就會拖垮一個家庭。
所以,張青從十歲開始,就跟著李大叔一同上山采藥。很快,便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采藥的技術節節攀升,比李大叔還要厲害。
再加上來自現代,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超前的意識讓張青將李大叔家裏的生意做的越發紅火。在張青的安排下,大叔也不去采藥了,而是將整個林源鎮十裏八鄉的采藥人都發展成了李家藥鋪的下家。
張青則帶著李大叔的一雙兒女打理著藥鋪的生意。
隱隱間,扶柳巷的老李家,已經有些林源鎮首富的苗頭。
家裏寬裕後,張青便在林源鎮黃金地段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李家藥鋪對外銷售的地方。
在整體貧困的林源鎮,自然沒有任何的娛樂活動。所有人都養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有媳婦的摸黑造人,沒媳婦的抱被而眠。
張青沒有媳婦,雖然林源鎮大多數未婚少女都想成為張青的媳婦。但來自現代的思維讓他接受不了十六歲就成家。然後沒幾年,就有一個或者幾個屁大的孩子圍著你叫爹!張青隻要想到這個畫麵,都忍不住打個冷顫。
今天,張青並沒有如往常一樣,等到天黑才回到扶柳巷的家。太陽還沒下山,張青便吩咐李大叔的兒女,李山,李靈看好店鋪。自己則去鎮上的太平客棧買了些香火紙燭,又去鎮西頭陳屠夫那裏提了兩斤上好的肉。
這一切,隻因今天,是張青這個世界父母的忌日。十年前的今天,張青的父母突然雙雙臥病在床。沒過幾天,便撒手人寰。
張青並非穿越到一個六歲孩童的身體裏,而是類似於轉世一般。來到這個世界時,他便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這對夫妻,無論是心理還是身理上來說,都是他的親生父母。
扶柳巷在林源鎮北邊,即便張青不懂風水,也能看出這條巷子布局不錯。坐北朝南,每天日照的時間極長。按理說,扶柳巷這樣的位置應當是表現的極為溫洵的。但事實恰恰相反,整條扶柳巷,即便正午陽光最盛的時候,也讓人覺得涼幽幽的。那種莫名的寒意,在清晨是最為強烈,幾乎有種刺骨的感覺。到了晚上,卻又不顯得寒冷,反倒是正常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