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雲話還沒說完,紀禹就起身反駁道:“寧雲,我晉國國富民強,何來內患,你不要在此信口雌黃。”
“國富民強?哈哈,紀大學士,想不到你也如此庸俗。”寧雲說道。
那紀禹平日裏受人尊敬,現在居然被一個教書的諷刺,他怎麼可以忍受,他待要反駁,白蘇蘇卻搶先發話了:“紀禹名士,且聽寧雲先生一言。”
寧雲聞言,看也不看紀禹那張鐵青的臉,隨即說道:“我大晉並沒有表麵上這麼風平浪靜,我晉國分為六郡七十二城,除卻京師臨安所在臨安郡之外,其餘五郡分別為昌北郡、昌西郡,昌南郡,餘杭郡以及太陽郡。其實我大晉富的不是國家,而是各郡,如今除卻臨安郡以外,五大郡郡督擁兵自重,儼然有與朝廷抗衡的趨勢,而且現在每個郡擁軍20萬,恐怕這隻是官方數字,實際上或許更多,可我們朝廷又有多少兵馬呢?除卻鎮守北疆的龍一番統帥的五十萬大軍外,就隻有京師的十萬禦林軍,如果一旦各郡造反,那後果就極其嚴重,這也是這幾年朝廷一直忍讓各郡的原因,使得五郡互相牽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那晉國滅國之日不久也。”
眾名士待要反駁,但是朱顏先發話了:“寧雲是吧?那依你看,我大晉該如何改變這個現狀呢?”
“回朱統帥話,依小人看,這個平衡無法打破,而且我想當今聖上會努力維持這個平衡,這也是為何這幾年國庫空虛的緣故。”寧雲說道。
“國庫空虛?真是可笑,我大晉會國庫空虛?”蔣浮雲仿佛聽到了世間最好笑的話語。
寧雲聞言,笑道:“蔣大學士不信?這也難怪,你們隻會歌功頌德,又豈會看到晉國的危難,我告訴你,晉國不僅國庫空虛,而且都快無法支撐龐大的軍費了,各大郡私扣稅收,上繳給朝廷恐怕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寧雲說完故意望向了朱顏,因為是朝廷的人,對這事了解。
頓時,所有人都望向了朱顏,朱顏點了點頭。
“既然會這樣?”眾名士驚訝不已。
“繼續說下去。”朱顏說道,言語中看不出有任何情感。
“是。雖然當今聖上努力維持這樣的結果,但是他卻不知道越是維持,晉國的內患就越嚴重,各郡扣留稅收,造成各郡越來越富有,而朝廷越來越窮,這勢必造成此消彼長。等到各郡強大到足以抗衡朝廷的時候,那將是晉國大難開始。”寧雲說完,重重的歎了口氣。
“不過,我想當今聖上會很感謝淩雲的叛亂。”寧雲忽然加了句。
“寧雲,切不可亂語。”紀禹提醒道。
“寧雲並非亂語,我想當今聖上也明白當今的局勢,一味縱容,隻會加速晉國的滅亡,但是此時淩雲叛亂,恰如一把利劍,推動著晉國的局勢,或者說是一種契機,一個打破平衡的契機。或許平時,聖上不敢做什麼,但是現在淩雲叛亂了,我想當今聖上會做些什麼吧。”寧雲說道。
寧雲一針見血的描述了當今晉國的現狀,眾人聞言心中都起了大波瀾。
大家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寧雲先生,據我所知,那淩雲不過是個20來歲的年輕人,他的手上隻有2萬淩雲軍,雖然他現在攻下安宇城,安神城以及安君城三大城池,但是他手上的兵力最多不過十萬,一旦朝廷反撲,你覺得他能堅持多久。這麼短的時間當今聖上又能做些什麼呢?難道當今聖上會縱容叛賊?”白蘇蘇終於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