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急匆匆的追趕熱點流行,卻總是抓到流行的尾巴,倒不如另辟蹊徑,從冷門下手。冷門領域的關注度較低,競爭對手自然就少。並且冷門領域運行的周期也比較長,在一定時間內不會被快速淘汰,經驗和規律也比較容易獲得,小商店上手比較容易。產品的價格也相對穩定,不會有忽高忽低的波動,小商店也可以詳細的調查對比選擇供貨商,從而能有效控製風險。開店需要能夠審時度勢,以奇製勝。物以稀為貴,隨處可見的產品利潤也降低了很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追逐熱門共性泛濫隻能加劇競爭的白熱化,發掘冷門張揚個性才是這個經濟時代的主題。當然店鋪經營中也可以適當地跟隨熱門追尋利潤,但棄熱就冷,從冷門中淘金才是小店發展的王道。
6.錯誤六 削減員工工資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徑
當店鋪經營陷入困難,營業收益短時期內得不快速的提升時,為了減少商鋪的開支,經營者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就是削減員工的工資。沒錯,降低員工工資,馬上就可以看到成本減少了許多。但是這損害了員工的應得利益,同樣的勞動支出,卻得不到相同的報酬,肯定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
吳小姐的理發店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經營越來越困難。於是吳小姐打算開始刪減理發店的成本。她首先與房東交涉節約了一部分租金,然後提醒店內員工注意節約理發用品,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浪費。所幸,在全體員工同心一致的努力下,理發店的營運狀況開始好轉了。這個時候本來是設法招攬顧客,提升營業額的大好時機。結果吳小姐隻看到了節約成本的顯著效果,隻想著要更進一步刪減成本,於是吳小姐便開始動腦筋到員工工資上來。之前承諾的獎金通通沒有發放,還隨時找借口克扣員工的工資。結果,整個店鋪在工資減少的壓力下士氣十分低落,對待顧客也沒法盡心盡力,於是店鋪的服務品質也變差了。結果,本來固定上門的顧客都不再來了,也沒有新增的顧客。過低的工資使員工也一個接著—個離職,吳小姐的理發店沒過多久就倒閉了。
其實,這樣的經營者並不少見。降低工資,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店鋪的經營成本和資金壓力,但是最後受傷害的反而是店鋪。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工資水平也是一樣,人們希望工資能夠逐漸增長,這也是一般的趨勢。而逐漸降低的工資會讓員工形成巨大的反差無法接受,原來的收入高於現在的收入,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優秀的店鋪經營者是不會強製要求員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濟,而是會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任何情況下都會想辦法維護員工的利益,隻有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即使在效益不好的情況下也無須為過低的工資而煩心。那麼,在這樣的狀態下,店鋪度過難過也就是再是一個遙遠的夢。
當然,為了能快速轉經營局麵,經營者也可以製定一些激勵計劃,激勵計劃是員工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員工如果贏得顧客滿意,店鋪應隨同銷售額的增長,店鋪經營困難的時候不僅不要降低工資,反而要給予員工適當的獎勵。具體表現在店主要通過對優秀員工實施獎勵措施,來表達對員工努力和成就的認可,這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氣,而且可以有效建立員工的信心。同時,店主要表彰每個員工的貢獻。每名員工再小的好表現,若能得到認可,都能產生激勵作用。
7.錯誤七 商品賣點越多越好賣
產品的賣點可以有很多個,然而是不是賣點越多就越好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產品越來越同質化,賣點過多很容易就與其他的產品相重疊。每一家的賣點都差不多,銷售自然就增加了難度。顧客選擇一個產品,有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你的產品最便宜也不是因為你的產品最好,而是你的產品和別人不一樣。而商家要做的,就是將與眾不同的賣點提煉出來,加以放大,而這種賣點隻要有一個就能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彈簧秤攜帶方便,有著比較大的市場。A廠家開發了一種多功能彈簧秤,可顯示天氣溫度,還能夠計算價格,造型也美觀。而B廠家的彈簧秤僅僅是單一功能的稱重工具。結果投入市場後,B廠家的銷量遠遠好於A廠家。仔細研究市場後發現,顧客購買這種秤就是為了方便買菜時不上當受騙。A廠家的功能多但是都用不上,而且價格還高,B廠家的雖然隻有一種功能但是已經滿足了顧客的需要,所以銷量自然好。
從例子中可以看出,產品的賣點並不是越多越好,一個突出的反而更能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所以,為了提高產品的銷量,商家很有必要為自己的產品提煉出賣點。在提煉產品的賣點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充分了解消費者心聲,即給出一個購買的理由。很多企業的產品,盡管在技術上實現了很多突破和創新,但一投放市場,同質化競爭仍無法避免。在產品同質化日趨明顯的今天,必須要有一個優於或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的賣點才能讓消費者動心。
第二、產品的核心賣點必須有充分的說服力。要有充足的理由支持產品核心概念,理由必須可信、易懂,不能用深奧的、晦澀難懂的、拗口的語言,以便於表達、記憶和傳播為原則。
第三、提煉產品核心賣點必須根據產品本身,做到確有其實。虛假的鼓吹產品根本沒有的功能最後隻會被認為是騙子。賣點永遠不能代替產品,賣點的提煉不能憑空捏造,必須建立在產品實物基礎上。通常一個產品的賣點不會隻有一個,一般來說將哪一點提煉為核心賣點主要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而不是取決於產品自身實際功效的強度排序。
第四、核心賣點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或潛在需求最好是尚未被很好滿足的、缺口很大的,這會節省許多宣傳成本。因此在提煉核心賣點的時候需要深入研究、發現、引導和滿足潛在需求,不能想當然的覺得自己的想法就是市場需求了。
第五、核心賣點需要針對一定數量的消費者,過分狹小的目標市場即浪費了提煉核心賣點所耗費的精力,也會降低產品獲利的空間。選擇的消費群體最好是有購買能力的、相對集中的、容易鎖定的。
第六、核心賣點要獨特,要盡量優於或別於其他同類產品,跟別的產品一樣的賣點就不叫賣點了。最好能夠突出產品和企業的特色,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當核心賣點被提煉出來的時候,就需要有能夠傳遞給目標消費者的途徑,最好是捷徑。商家要會傳播自己的核心賣點,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如果沒有有效的宣傳,再好的核心賣點也沒有人知道,自然也不會吸引到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