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析公司的財務報告,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整個經營情況有個基本的了解;通過與其他公司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對公司的內在價值做出基本評價,從而有利於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證券市場的不斷擴大,不僅政府、稅務、銀行關心企業的財務報告,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層關注企業的會計信息,而且潛在的投資者也十分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及發展趨勢。

2006年2月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隨著新準則的公布實施,我國會計行業經曆了又一次變革,進一步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這對於全麵規範、具體指導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編製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作者依據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針對上市公司財會特點,結合多年證券管理工作實際和財會教學經驗,編寫了本教材,主要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分析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使用方法,並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合理運用這些方法,盡量做到理論聯係實際,注重實用性。本教材供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使用,也可作為上市公司管理者以及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銀行、信用評級機構的從業人員的業務學習資料,還可為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理解使用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提供參考。

本書由劉李勝、劉東輝擔任主編,由劉靖君、湯國明擔任副主編,徐偉川、嚴蓉參加編寫,最後由劉東輝總纂定稿。劉李勝編寫第一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劉東輝編寫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劉靖君編寫第二章、第三章,徐偉川編寫第四章,嚴蓉編寫第七章。

需要說明的是,本教材是在由劉李勝主編的《上市公司財務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沒能參加此次編寫工作的原《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副主編丘創、孔新宇以及參加編寫的賴朝暉、王利琨、許隆偉、楊霞、申慶、劉秋芳,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他們對本教材所做的貢獻。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