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橋細說起自己對這傳國玉璽的所知:相傳製成這傳國玉璽的原料“和氏璧”——“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它亮如水晶、熠熠生光,又稱作“夜光之璧”。它的質地材質更是被史學家研究出了和田羊脂白玉、夜明珠、陝西藍田玉等紛芸眾說。
這玉璽在數十個王朝間更迭易主,但是它最撲朔迷離的遭遇卻是曾缺失過一角,相傳那是在王莽篡權結束西漢而成立新朝執政時期,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曾用它來砸過王莽,玉璽因而被摔得缺失了一塊去。
古往今來璽授無數,之後的兩千多年中真真假假冒出過數之不盡被持有之人稱是“傳國玉璽”的玉璽,但是已無人能斷定哪一塊才是真正的那件無上至寶。
小高橋一直奇怪無論野史、傳說為什麼都隻提到王莽用黃金補全了玉璽缺損的部分;而沒人關注過那一小塊碎玉的下落,隻知道它在被摔過之後怎麼也找不見了。
小可嘻笑著插話說:“王莽不是穿越者嗎?哈哈,他應該用遊標卡尺量得極其精確才能把玉璽補得完好無缺吧?雖說補上的終究不夠完美;但是這塊石頭卻因此在曆史舞台上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小高橋橫了小可一眼,覺得他的話打斷了自己的思路。他幹咳了一聲之後繼續講述著他對那大祭司所作所為的推測根據:
六年前他在華夏國遊曆時偶遇了一對遊醫四方的祖孫倆,因為小高橋對我國很多早已缺失的典籍知之甚廣,所以他與那龍鍾老者相談甚歡,小高橋機緣巧合的從那位老者口中得知了傳國玉璽缺失那一角的去向。
小可完全相信小高橋在知識儲備方麵的自信,這是個很諷刺的事實:我國的很多曆史課題想要求證其真實性的話,一定程度上卻要依賴倭國保存下來的我國文獻、史料,因為我國的存世古典在幾次大的動蕩中損毀殆盡,因而在史學考證方麵出現了斷代。
然而他卻又覺得小高橋走的狗屎運令人難以置信:憑啥小高橋四處遊曆就能遇上高人?世界那麼大,你隨便走走就能瞎貓碰上死耗子?他深以為小高橋得知此秘密的途徑恐怕並不光彩。
小高橋說他和那老人接連談論了三天才分別,其間對方跟他講起過傳國玉璽剩下那一角的後續情況,那片破損下來的玉石在玉璽崩損事件後很快就流落出了皇宮,據說它被一個神秘的門派所得。小高橋相信這個門派一定就是自己那位秦時先祖和完顏禦風共同所屬並叛逃出去的組織。
於是小高橋就推測大祭司完顏禦風在從皇帝口中得知了“和氏璧”的特殊之處之後就通過坑蒙同門的方式得到了那塊玉石、並將它製成了一對耳墜,小高橋堅信完顏禦風就是用這塊玉石製作耳墜而剩餘的邊腳料完成了研製丹藥的工作。
七十年前老高橋在封狼山古洞中偶然得到了其中的一枚耳墜,並且把它全數應用於683部隊山中基地的實驗當中。小高橋在父親臨終前得知這一細節便遺憾不已,深恨父親沒能留下一丁點碎屑來供他用現代技術分析它的成份,如果它的成份能與丹藥殘渣中的未知元素對應上,小高橋就更能確信那藥引子就是製成傳國玉璽的和氏之璧。
小高橋講得正歡,他抬眼間見小可又在發愣,他心說:小老弟你怎麼回事,你能別這樣淡定嗎?最起碼也該驚訝幾聲以表示對泄密者的幾分尊重之意吧?
說得口幹舌燥的小高橋便麻煩史於君幫他倒了一杯水,他喝過水之後清了清嗓子,用這種委婉的方式喚醒了入定似的小可。
小高橋的情緒至此突然出現了很大的轉變,此時他不再繞彎彎,反而再度提起了警方感興趣的話題:“我因為“預言”而陷落進警方手裏,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未竟的事業自有後人接替我完成;我亦死而無憾,雖然二號沒了;但是我還有一號在,西村正是我留給這個世界的一則預言,他開啟的新時代必將使我的名字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