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跑調吧,兄弟!(1 / 3)

宣宣離場之後餘下那兩名選手也回到後台為最後一關的合唱節目做著準備,其間自然另有一段墊場節目。這是一段由十餘名可愛孩童跳的舞蹈。

孩子們跳得很認真;隻不過若嚴格的苛求起來,他們的整齊度還是差了些水準。大人對孩子的要求總是寬容的,他們天真而且認真的表演就是他們帶給成年人最好的演出。

前排觀眾早就看得明白;不一會兒後排有些眼尖心細的觀眾也注意到某些細節:孩子們每到舞蹈銜接、需要控製節奏時都在看向站在場邊的一位老人以聽從她的指揮,人們瞬間明白了真相——這是一群不便於溝通的聾啞人。

這些七八歲的孩子表演完節目之後主持人請上了那位老人,她向觀眾們介紹起這些自幼失聰的孩子學習舞蹈是件多麼困難的事,並號召社會多關注這些弱勢、需要救助的孩子。

這時已經換到首排座位的張湛站了起來,他代表醫大二院表示願意為這些孩子提供價格不菲的人工耳窩並為其免費做植入手術,而孩子們術後的期恢階段醫院也會盡全力跟進和保障。

張湛參與月賽錄製同樣帶來了醫院給他的任務;這一次醫院領導學會了楊嬌為醫科大學做宣傳的點子,在聯係了媒體公司之後最終促成了派代表表示醫院願資助這些失聰兒童的事宜。

並沒有人會關心張湛這個熟麵孔上周還是評委;到了月賽卻成了院方代表。張湛本人對這種露臉方式完全不煩感。既然醫院不差錢兒,有錢了想做廣告以招攬到更多病患來就診,那麼這筆廣告費能用到幫助救濟弱勢群體上豈不是物盡其用的好路子嗎?他特別願意為院方代勞此事。

他心想:如果每個單位為了宣傳自己都能捐出一筆款項的話,他才不管自己這番作做會替醫院背黑鍋挨罵,隻要為公益事業出了一分力,丟人又能怎樣?畢竟真正弱勢的群體因此受了益。

這段小插曲結束後,在後場的副導演也和小可、常少講明了最後一關的注意事項,主持人用幾句串連節目流程的話引出二人重返舞台之後立即退了下去,前奏響起,月冠的最後一關正式開始。

按照節目規則,這兩名選手要對唱同一首歌,以顯現出選手不同的層次的風格。身為前兩關的優勝選手,小可獲得的額外小福利就是有權隨時接管歌曲;也可以隨時把下一句歌轉給對手來接唱。

兩人合唱的《追夢赤子心》是一首高音接近嘶吼狀態、充滿濃鬱舊式搖滾唱腔的歌。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到底在哪裏……”小可唱歌略有些跑調並不代表他的高音不行,他起始第一句就把音高定在原調上,他心想:“如果你常少沒有這個高音水準;後續一定會露怯的!”

小可偶爾用幾段模仿秀變幻音色,這樣既能掩飾跑掉現象;同時能誘得常少也跟著他跑調。

“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也許我手比腳笨,但我願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唱完這句之後小可大手一揮,邀請常少接過了第一段高潮部分的高音。

常少在參賽前已經聽過十數遍這首歌,他心裏最打鼓的就是他唱不上高潮部分去。現如今已經到了最後一關的比拚,他沒有了退路,隻得破釜沉舟拚了命的嚎出高音。反正自打周賽之後他已經在圈裏多了個“破喉嚨”的諢號。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經曆磨難怎能感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眾人皆暗自搖頭,小可開場的節目是神一樣的開端;然而他的收官之作卻如神經病一樣讓人難以接受他水平的極劇下降;而那“地攤哥”常少除了前幾嗓子還算中規中矩之外,後麵的表現都像是在夢遊一樣為小可伴著唱,而且各種跑調、錯拍,與他周賽時相比大失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