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焦急的期盼著小可能盡快排除故障、或其他劇組答應好了調來的人能盡快趕來救場,副導演一次次來催問進展,因為錄製大廳裏等待秦嶺唱完那首《信天遊》的觀眾早已炸開了鍋。
這位導演沒本事伸手幫忙,不過他在瞧著小可工作的過程中腦子並沒閑著,他忽然想起來節目還有一個後續的小環節,如果把這個環節提到此刻來進行,多少可以緩解一下觀眾們的情緒。
這個可以穩住現場氣氛的重要環節就是楊嬌答應了替老教授代表醫學院炒作學校的小節目。比賽開始前導演曾事先和她說好了這個小節目會在最後一關結果出來之前墊場,她要做的就是當這個節目表演完之後把那段已然背熟的台詞念上一遍。
導演作了把節目提前的決定之後先派副導演去通知了楊嬌,之後又示意主持人趕快用這檔小節目穩住觀眾。主持人授意之後在錄製現場找到一個能盡量讓四周觀眾都聽到她聲音的位置說:“觀眾朋友們,因為設備故障,我們的節目不得不暫停幾分鍾,大家別著急,我們來玩個小遊戲怎麼樣?現在請攝像師將鏡頭轉向觀眾席,我說一聲“停”,鏡頭對準哪位觀眾我們就請他出個節目墊場怎麼樣?大家別怯意,請踴躍表現你自己、秀出你的才藝,說不定你就是下一位娛樂新星……”
攝像機捕捉到的鏡頭被實時傳輸到大屏幕上,觀眾們的臉龐紛紛閃過,主持人揮手喊了聲“停!”鏡頭仍然左右晃了幾下,最終找到了它應該停在的位置,鏡頭對準的是一名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小夥子。
西南一帶民風熱情,能歌擅舞者比比皆是,這小夥子果然並不露怯,他來到主持人身邊,先向觀眾們行了個四方禮,之後他便大聲清唱了一首觀眾們都沒聽過、卻又覺得極為動聽、完整、成熟的歌曲,錄播大廳的音響輸入設備無法正常運轉,這小夥子單憑高亮的嗓子,用他聲音極寬廣的響度就將歌喉推遍了這兩千平米的演播廳。
主持人和攝像師如此做作選中的這位小夥子是一名並不出名的小歌手,沒有名氣並不代表他的演唱功力並不出眾。如果此人報名參加比賽,周冠軍妥妥的會收入他的囊中,既使要衝擊月冠軍也有半數的獲勝希望。
然而這名歌手看中的並非冠軍頭銜,而是比某某比賽周冠軍更能觸動觀眾內心、因而更能讓觀眾記住他的炒作方式。他和醫學院聯係的那家傳媒公司也簽了一份炒作合同,協議中規定傳媒公司會和電視台合作給他一個露臉的機會,這機會並非讓他唱一首歌這樣簡單:
傳媒公司已經為這名歌手準備了一個比較淒慘的身世和遭遇,“恰巧”醫學院在這期節目中也派了楊嬌這樣一位能第一時間拍板做決定的代表,楊嬌代表校方為這名歌手解決了燃眉之急。一切都是那麼巧合,雙方相遇之後結局又是那麼完美。
這套方案是傳媒公司慣用的炒作方式之一,實施過程中傳媒公司隻需要在電視台上下打點疏通關節,剩下的劇情就要靠這名歌手和院方代表來演,其中涉及到利益的四方合取所需,都達到了各自目的,而觀眾非但欣賞到了一個好看的小節目,之後又見證了一段滿滿都是正能量的感人故事,這種炒作何樂而不為呢?
那名歌手唱罷主持人便問了他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小夥子,你歌唱得這樣好,該不會是專業歌手吧?”
此人立時苦起了臉來,說自己以前學過一段時間聲樂,但是上學期間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因為被病魔折磨而一直沒能實現藝術夢想,而今生活窘迫、健康每況愈下。這首歌是他的原創歌曲,是他兩年來每天躺在病床上慢慢琢磨出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