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章明義:成功源於科學的激勵機製
中國有句古話: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假如沒有適宜的激勵機製,即使是足金,也會黯然無光。在企業管理中,激勵可以理解為創設滿足員工各種需要的條件,激發員工的動機,使之產生實現組織目標的特定行為的過程。實際上,企業的管理者每時每刻都在有意無意地應用著某種激勵模式進行管理。實踐證明,若管理者應用了不符合客觀規律和實際情況的激勵模式,就無法取得好的激勵效果。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認為,在缺乏科學、有效激勵機製的情況下,人的潛能隻能發揮出20-30%,科學有效的激勵機製能夠讓員工把另外70-80%的潛能也發揮出來。
所以,企業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製,將直接影響到其生存與發展。一個企業想要獲得健康平穩發展,需要著力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逐步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
那麼,企業該如何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呢?
1.建立激勵機製的根本要求
員工都是有思想、有追求的個體,企業則是員工的聚合體、員工實現自身價值的舞台,員工和企業在目標、利益上的一致性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目的在於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根本要求就是把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建立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上,在員工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充分體現員工的自身價值和企業對員工的認可程度。如此一來,通過對業績優良的員工進行激勵,可以起到“激勵一個帶動一片”的目的,在企業內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促進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全麵提升企業的整體工作效能。
2.建立激勵機製的基本原則
為達到激勵的目的,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公平公正原則。隻要為企業作出了貢獻,不論其身份、資曆、崗位等如何,都應該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二是適合適度原則。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激勵方式,並把握激勵的“度”,既不能讓作出貢獻的員工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重視,也不能沒有限製地把激勵力度擴大化,讓其他員工覺得“小題大做”,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及時性原則。隻要員工取得了進步、作出了貢獻,就應及時對其進行激勵。持續地肯定、不斷地激勵,這樣才能更有助於士氣的提高,才能更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
3.建立激勵機製的有效保障
(1)績效考核機製
績效考核是對工作績效的一個認定過程,是實行激勵機製的一個重要輔助機製。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的一個階段,關鍵是要做好績效指標的選擇製定和考核過程的公開透明,防止出現指標不具代表性和考核被人為幹預的情況,確保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為實施科學的激勵機製提供主要依據。
(2)監督約束機製
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工作績效,必須完善各項規章製度,加強內部監督,及時發現個別人員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有理有據地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使其及時認識並改正自身錯誤,從而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氛圍。
(3)人才流動機製
要構建合理的人才進入和退出機製,進一步促進企業人員的合理流動,保持員工的激情和活力。同時,要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為企業注入新思想、新理念。
實踐證明,企業的發展是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而員工工作是否自覺自發、是否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中的激勵機製是否健全、激勵手段是否有效。科學有效的激勵機製對於調動員工積極性、發掘員工潛能、提高員工業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專家點撥
激勵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各有側重。在本書中,我們介紹了目標激勵、需求激勵、物質激勵、晉升激勵、授權激勵等激勵方式,而且每種激勵方式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技巧,這些是每個管理者在實際操作時能實實在在用得上的激勵技巧。每個企業管理者應結合實際,積極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綜合運用各種激勵技巧,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充分發掘員工的潛能,努力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