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報到:江湖規矩(1)(2 / 2)

廣州畢竟是分部,入職手續相對簡單一些,剩下的就是熟悉環境了。龔喜領著兩個新人整體轉了一圈,然後郝多多她們知道了除了行政兼前台的小白之外,摩那廣州辦一共有兩個部門:廣告部和編輯部。其中廣告部有6名同事:5名廣告業員和1名總監。編輯部則隻有內容編輯,設計等人員均配置在北京總部。

龔喜滿臉嚴肅地介紹著各種情況,卞琳則抽空在他背後對多多做著鬼臉,她的口型無聲地一張一合,多多要使勁把自己掐疼了才能憋住笑,因為她讀出卞琳的口型講的是“‘恭喜’發財”。

龔喜不知道自己正在“發財”,他告訴兩人,廣州辦的工作不是僅針對一個城市,而是針對整個華南區。也就是說,關於所有華南區的選題都由兩人負責。

龔喜說:“所以說,作用是很大的。作為廣州辦的第一批編輯:卞琳、郝多多——”

龔喜說著,用手分別指了每人一下,以示強調,然後繼續下去,“你們兩人可是部門的開創者兼主力軍。這次麵試有上千人,選出你們倆,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裏挑一……”

鼓舞是龔喜的長項,這一番話把廣州編輯部的設立說成了開天辟地,郝多多和卞琳則分別成了盤古甲及盤古乙。搞得兩個新人心裏都暖洋洋的,郝多多甚至覺得自己心裏湧起一種類似於使命感的東西。

肯定完兩人的潛力之後,龔喜再把職業前景描述一番,以喚起兩人更高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他說摩那的企業文化是很OPEN的,鼓勵創新和發展。為了證明摩那對能力的重視,龔喜還舉出實例,社裏每3個月會組織一次赴日培訓的機會,培訓對象則從當期新職員中選拔抽調。

兩人一聽都很興奮,時尚類刊物統分為歐美和亞洲兩大派係,日刊則是亞洲派係的代表,日本培訓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卞琳對於“選拔”一向敏感,馬上詢問:“選拔的比例是多少?”

龔喜回答:“分部和總部的標準不完全一樣。總部是4比1左右。分部人數少,享受的待遇要優厚些。比如上海那邊,上半年的5名新人中批了2個名額。廣州編輯部目前就你們兩個人,肯定是按2比1的比例選拔。”

郝多多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各項企業文化上,沒留意卞琳已經飛快地掃了她一眼,眼神有些複雜。

卞琳在心裏迅速評估了自己和郝多多的條件,覺得自己勝算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卞琳已經判斷出郝多多在時尚方麵比自己遲鈍不少,但轉念一想,作為同樣是“千裏挑一”的獲勝者,郝多多想必也有不可小覷之處。這樣一想卞琳立刻又覺得警惕起來,心裏暗暗布下了擂台。

郝多多在這方麵則屬於比較死心眼的人,她想業績是基礎,沒有業績的話,神馬都是浮雲。因此培訓與否,對於郝多多來說,屬於該直該彎——船到橋頭的事情,不在她目前過多地考慮範圍之內。

龔喜特意隆重介紹了廣告總監古莉蘭。古莉蘭30歲上下,本來生得貌美,卻偏偏喜歡穿一身暗色套裝,模樣一下子就老氣橫秋不少,並且顯出一點世故的味道來。郝多多覺得她美是很美,氣質卻不免有些庸俗。

說起來,這古莉蘭在摩那這個位置上久坐3年,早就曆練成精,身上有很典型的“江湖特質”:不涉及利益時一切都OK,但凡牽掛到半個利字,翻臉的功夫比光速還快。當然這是後來兩位新人逐漸感受到的,眼下兩人隻顧著聽龔喜介紹她們的新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