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天衣無縫(2)(1 / 3)

芸初便攙了榮嬪的手肘,兩人順著青石小徑漫步往前走。榮嬪的貼身宮女知道她們姐妹二人有話說,所以隻是遠遠跟著。榮嬪便低聲對芸初道:“端主子雖然正得寵,可是性子不好,嘴又壞,得罪的人早不在少數了,你得為自己長遠有個打算。我進宮這麼些年,什麼人什麼事沒有經過?她現在年輕,皇上圖新鮮有三分眷念,不過等這新鮮勁兒一過,遲早是撂到一旁去。”

芸初默默聽著,隔了片刻才說:“琳琅送我走時,也對我說過呢。”榮嬪點點頭,說:“琳琅真是妥當的人。”又說:“你自己一切小心,這就快回去吧。再耽擱久一些,隻怕那一位真要疑心了。”芸初答應了一聲,便立住了腳。

進了三月天氣,日子便一天一天暖和起來。這日中午端嬪歇了午覺,眾人便散了,芸初回了自己屋裏,正在炕上描花樣子,忽見小宮女進來說:“芸姐姐,外麵浣衣房的人來送主子衣裳,又打聽你在不在呢。”芸初忙不迭丟下筆出來,遠遠隻見是琳琅。滿麵笑容的迎上去,問:“你怎麼來啦”。琳琅說:“我向玉姑姑說了一聲,送端主子的衣裳來,正好來瞧瞧你。”握了她的手,上下打量她,見她穿著鬆花色絲棉袍子,映得那粉白臉上透出紅暈,於是說:“你氣色真好,可見這一陣子過得順心。”芸初笑著說:“我如今隻管端主子梳頭,旁的事都不用上心,所以長胖了呢。”

芸初引了琳琅去自己屋裏坐。兩個人細細說了大半個時辰的話,琳琅怕耽擱差事,便要回去了。芸初忙開了炕頭的箱子,取了小小一貼東西給她:“這個是端主子賞我的,說是朝鮮貢來的參膏,擦了不皴不凍呢。”琳琅說:“主子賞你的,你留著用就是了。”芸初說:“我還有,況且你拿了,比我自己用了我還要高興呢。”琳琅聽她這樣說,隻得接了。

她從鹹福宮出來,貪近從禦花園側的小路穿過去,順著岔路走到夾道,正巧遇上馮渭抱著衣裳包袱,見了她眉開眼笑:“這真叫巧了,萬歲爺換下來的,你正好帶回去吧。”琳琅說:“我可不敢接,又沒個交割,回頭若是短了什麼,叫我怎麼說得清白。”馮渭說:“裏頭就是一件灰色江綢箭袖。”琳琅道:“又在信口開河,在宮裏頭,又不打獵行圍,怎麼換下箭袖來。”

馮渭打開包袱:“你瞧,不是箭袖是什麼?”眉飛色舞的說道:“今兒皇上有興致,和幾位大人下了采頭,在花園裏比試射鵠子,那個叫精彩啊。”琳琅問:“你親眼瞧見了?”馮渭不由吃癟:“我哪裏有那好福氣,可以到禦前侍候去?我是聽師傅說的——”

馮渭將雙手一比劃:“皇上自不用說了,箭箭中的,箭無虛發。難得是侍衛納蘭大人奪了頭采,竟射了個一箭雙雕。”話音未畢,隻聽他身後“唧”的一聲,琳琅抬頭看時,卻原來是一隻灰色的雀兒,撲著翅飛過山石那頭去了。她目光順著那鳥,舉頭看了看天色,西斜日影裏,碧空湛藍,一絲雲彩也沒有,遠遠仰望,仿佛一汪深潭靜水,像是叫人要溺斃其中一樣。不過極快的功夫,她就低頭說:“瞧這時辰不早了,我可不能再聽你閑磕牙了。”馮渭將包袱往她手中一塞:“那這衣裳交給你了啊。”不待她說什麼,一溜煙就跑了。

琳琅隻得抱了衣裳回浣衣房去,從鍾粹宮的角門旁過,隻見四個人簇擁著一位貴婦出來,看那服飾,倒似是進宮來請安的朝廷命婦,連忙避在一旁。卻不想四人中先有一人訝然道:“這不是琳姑娘?”琳琅不由抬起頭來,那貴婦也正轉過臉來。見了琳琅,神色也是又驚又喜:“真是琳姑娘。”琳琅已經跪下去,隻叫了一聲:“四太太。”

那四人中先前叫出她名字的,正是侍候四太太的大丫頭,見四太太示意,連忙雙手攙起琳琅,四太太說:“姑娘快別多禮了,咱們是一家人,再說這又是在宮裏頭。”牽了琳琅的手,欣然道:“這麼些年不見,姑娘越發出挑了,老太太前兒還惦記,說不知什麼時侯才能見上姑娘一麵呢。”琳琅聽她這樣說,眼圈不由一紅,說:“今兒能見著太太,就是琳琅天大的福氣了。”一語未了,語中已帶一絲嗚咽之聲,連忙極力克製,強笑道:“太太回去,就說琳琅給老太太請安。”宮禁之地,哪裏敢再多說,隻又跪下來磕了個頭,四太太也知不便多說,隻說:“好孩子,你自己保重。”琳琅靜立宮牆之下,遙遙目送她遠去,隻見連綿起伏的宮殿盡頭,天際幻起一縷一縷的晚霞,像是水麵漣漪,細細碎碎浮漾起來。半空便似散開了五色綢緞,光彩流離,四麵卻漸漸滲起黑,仿佛墨汁滴到水盂裏,慢慢洇開了來。

出了宮門,天已經擦黑了,待回到府中,已經是掌燈時分。小廝們上來挽了馬,又取了凳子來,丫頭先下了車,二門裏三四個家人媳婦已經迎上來:“四太太回來了。”四太太下了車,先至上房去,大太太二太太陪了老太太在上房摸骨牌,見四太太進來,老太太忙撂了牌問:“見著姑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