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徹底了解你的行業
□淺耕等於歉收
這是在1957~1958年,出任美國律師公會主席來恩先生的切身經驗。他對青年人的勸告是:“淺耕等於歉收!”
這句簡短的話,卻飽含了來恩先生的奮鬥經過。他是由一個農家小孩變成出色的名律師的,幫助他由農村跨到城市,再跨到名律師的寶座的,就是這麼短短的六個字:“淺耕等於歉收!”
來恩剛滿七歲的時候,他父親便劃定一小塊田地由他去種玉蜀黍了。幫助他去耕地的是黑人農夫勞勃·湯姆生——他是梅克倫勃地方的一個最受尊敬的黑人,也是一個最好的農夫。
他站在一旁看來恩工作,自己卻不動手,但他看得很細心。不僅彎下腰軀,用手指探測來恩用犁耙翻過的地方,也細細地蹲下身體去看看來恩如何使用犁耙。等來恩犁完這塊田之後。他就對來恩說:
“小朋友,這塊地是不是已經耕好了?”
來恩傲然答道:“當然啦,這一回是我親自動手,今年秋天,我們就可以吃到很多很多的玉蜀黍了。”
湯姆生不客氣地說道:“你這麼隨便翻犁種下的玉蜀黍一定是長得很不好的。第一,很難結出肥壯的包穀;第二,就算是勉強長出來了,也是淡而無味的!”
來恩真有點不明白。他問湯姆生:“叔叔,你沒有看過我的玉蜀黍種子,怎麼會知道一定種不好的呢?”
湯姆生笑笑說:“有經驗的農夫用不著看種子,隻要看你耕地的泥土就能推測所種的植物是豐收還是歉收了!”
說著,他把來恩拉到自己的身邊,指著鬆散的泥土說:“你看,這些都耙得太淺,你的犁耙隻是在地麵上滑過,並沒有把泥土耙翻過來。你以為隻是把犁耙在地麵耙一下就算是把地耕好了嗎?不是的,地裏的泥土沒有真正掀翻,就播種了,種子抽芽的時候,他們的嫩根不能鑽進下麵堅硬的土地裏去,不久就會萎靡地死去,或者是發育不完全的。所以我看看你所耙的土地,就能預知你的玉蜀黍一定種得很不好的了!”
“那麼,我應該怎麼做呢,叔叔?”來恩瞪大眼睛問道。
湯姆生說:“重新把土地犁過,越耙得深入越好!”
來恩馬上站起來,拿起犁耙,默默地再把土地切切實實地犁一遍!
這一年,他的玉蜀黍長得的確很好。
由此,來恩得了一個極寶貴的經驗:
“淺耕等於歉收!”
當他有機會進學校讀書時,便應用了這個經驗,什麼事都不肯讓它們在浮麵滑過,一發現問題,不是向老師和同學發問,就是自己跑到圖書館去翻書,直到這問題真正獲得解決為止!他在大學一二年級和法學院裏,都用了這個方法,經常考取第一名。使得那些教授們都異口同聲稱讚他是個了不起的天才。
來恩先生大學畢業以後,便在哥倫比亞州掛牌當律師了,像他這樣年輕的律師,是很不容易站得住腳的。因為大的案件,事主要選擇有名氣有經驗的律師來處理,小的案件,事主隻要把電話一撥,對熟悉的律師說一聲,便可把事情辦得妥妥貼貼了。幾時才會找一個新開業的年輕律師哩!
來恩先生並不灰心,因為他體會到“淺耕等於歉收”的道理。他決定等候機會去深耕。不久機會來了,這是一樁別的律師不能接受的小案件。
原來有一個青年軍官,花了250買了一部舊汽車,可是開了還不到40哩路,那汽車便壞了,任憑怎麼修理也無法使它行走。經手的推銷員拒絕負任何責任。於是那家汽車公司便向法庭起訴,要求他償付還未付清的420車價,因為那輛汽車的價值是670美元!
那青年軍官自然不甘受損,便聘請律師替他出庭辯護。但那些律師根據過去的判例,知道這個官司一定是那青年軍官敗訴,所以都婉謝了,不肯接受辦理這件案子。那青年軍官便去找這位新開業的來恩先生了。
來恩先生聽完這件案子之後,便接受下來,決定明天替他出庭辯護。那軍官付了手續費,欣然離開了。
來恩先生馬上跑到市立圖書館,在那些厚厚的判例裏翻查,把所有類似這件案子的判例都抄下來,共有270多條,然後細心研究,引用了24條。第二天,他出庭辯護。控方律師是個有經驗的人,他說,他辦過1000多件這樣的案子,用不著審問,就可以根據以往的判例來判決,要那軍官付清車價。
來恩先生指出他引證錯誤。把自己研究過的那條判例,一一清楚說出,使得那位名律師麵紅耳熱,最後隻好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這一件案子的成功,替來恩先生帶來極大的榮譽和財富。兩年之後。他便成了哥倫比亞的第一流大律師了。
他說:“我希望每一位青年朋友要好好記住‘淺耕等於歉收’,這句話。因為在我的觀察裏,任何職業裏的成功人物,都有著一個特征,那就是徹底的準備。換句話說,那就是認認真真地深耕。”
□七個問題考一考你
下麵這些問題,是我大膽地向各位朋友提出,請求你們試答一下,看看你們到底懂得了多少?
為什麼我要冒昧地這樣做呢?
這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有很多朋友雖然正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但卻不了解自己工作的性質,可是他們還以為自己懂得很多;第二,因為有很多在事業上受到挫折的朋友,他們始終無法了解自己失敗的原因,從而把失敗諉之於命運,說成是自己的命運不濟,所以才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