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種情況,政府自然不會靜坐觀望。它們通過行政幹預、財政政策等措施對此類現象進行調控,從而使價格能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不過,還有人問,是否價格會降到通貨膨脹前的原位,這個就不一定了。因為中國這幾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有一定的通貨膨脹是正常的,而且輕微的通貨膨脹還會對經濟發展有利,因此,回到通貨膨脹前的價位不太現實,但應能降到同人們基本生活水平相適應的正常價位。總之,政府為了讓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一定會采取有效的財政措施,否則,一旦偏高的通貨膨脹成為常態,對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都是十分有害的。
實際上,自2008年6月以來,幾個月內,物價已經逐漸走低,到2008年7月,CPI的漲幅已回落至63%。這表明政府的措施在起作用了。並且政府還從2008年10月1日起,實施《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以全麵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解決資源和能源緊張等問題。
這樣一來,我們沒必要恐慌,更不要著急。既然情勢很明顯地擺在眼前,就冷靜麵對吧。其實,通脹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常見現象。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減少通貨膨脹對自己生活的影響,這裏,鼓勵大眾將錢放到投資市場上,進行金融投資,利用投資帶來的高額回報來抵消通貨膨脹的負麵影響。盡管風險大些,但用來應對通貨膨脹,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負利率時代的來臨
負利率?
光是聽到這一詞語,很多人就已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負利率是怎麼一回事?負利率時代真的來臨了嗎?新出來的名詞,總是會讓老百姓疑惑上一陣子。不過,它也是最貼切現實的名詞。我們的確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具體來說,負利率指的是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利率的現象。利率怎麼會是負的?很多人就會問了,把錢存在銀行,不是能保證一定的利率麼?現在卻突然說它是負的,這話是怎麼說的?難不成我們被銀行忽悠了?
先別急,看看下麵的解釋,就清楚究竟為什麼這麼說了。首先,對於我們來說,銀行的利率並不陌生。絕大多數人都將錢存過銀行,它有多少的利率,恐怕很多人心裏都牢牢記著。其次,通貨膨脹,想必你也一定聽說過,聽說它如何如何使物價上漲,聽說過它如何如何使錢貶值。負利率就是從這裏出來的。當你銀行的存款遇上通貨膨脹,當你的利率遇上通貨膨脹率,那麼你的實際收益就是在抵消通貨膨脹後的收益。
因為,你存在銀行裏的錢,吃的是利息,比如說是4%,而現實中的通貨膨脹率使錢不值錢,這個通貨膨脹的程度也有個百分比,比如說是6%,則你放在銀行裏的錢沒動,也沒做任何投資,就已經在貶值了。因為4%的利率被6%的通貨膨脹率一抵消,就隻剩下-2%的利率!這就叫負利率!
負利率的出現,讓人們開始懷疑:銀行還是不是自己的上上之選?盡管很難接受,但事實確實如此,存錢越多,流失越多,靜止的錢,如今竟要開始縮水了!
對於負利率的影響,清華大學金融係主任李稻葵認為,現在還不至於引起人們的恐慌,因為還需要按照短期利率還是中長期利率來看。如果是中長期真實利率為負,影響就相當大。但如果是短期真實利率為負,則對社會影響不大。
話是這麼說,可誰希望自己的辛苦錢變少呢?對社會的影響大不大,很少有老百姓憂心,但是對自己的錢影響大不大對個人生存的關係可就讓人緊張了。在負利率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怎樣才能保本甚至有所贏利?
其實負利率並不可怕,既然它已經成為不得不接受的事實,那就坦然麵對。如果你能采取適當的方式,積極理財投資,這個時代也可以在為賺錢時代!所以,我們必須積極調整理財思路,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抵禦負利率。
所謂有效的手段,就是指采取其他收益較高的投資來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人民幣縮水的風險。專家董彥嶺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公眾的投資應該多元化。既然負利率存在,儲蓄會有虧損,人們就不應在銀行留有過多的儲蓄。相反,可以考慮一下具有高收益的房地產、黃金等,通過這些投資方式以使金錢不再貶值。聽起來,比較專業和深奧,簡單說就是多買點黃金、投資房地產等,它們的收益率比通貨膨脹率高,買他們不一定會賠錢,反而可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