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重建閻羅殿(4)(3 / 3)

悟空自然求之不得,連忙道謝,一陣忙亂,奔前跑後,將聰明神猿送到祝融處,又叫通風和王禺分別去尋句芒蓐收二人,唯有無支祁,隻能靠自己體悟了,誰也幫不上他。

便在此時,後土現身出來,尋著悟空驚道:“通臂神猿不見了!”

悟空大驚:“不見了?”

後土點點頭,凝重道:“他身體已經凝成,但我已囑咐過他,切莫四處亂走。”悟空問道:“可見著打鬥痕跡?”

後土道:“並無半點蛛絲馬跡。”

悟空咬牙切齒道:“還能是誰?必是如來所為!”

後土道:“你怎麼知道?”

悟空道:“天下覬覦造化神猿者,其實唯有如來一人,除他之外,自然不會是旁人。”

後土道:“就算是他,又當如何?”她堂堂一個後土娘娘,此刻也沒了主意,佛門地獄中那泥犁菩薩實在太過恐怖,誰又知道這許多年修為精進到什麼程度,她實在不敢再輕易涉險了。

悟空想了想道:“此事暫莫聲張,我去天上走一遭。”

悟空一跺腳上了玉清宮,也不及通報,直接便闖了進來。三清、玄女、地藏、鳳凰正在商議擒相柳之事,悟空進來,心急火燎道:“通臂神猿被如來擒了!”

“啊!”眾人皆吃了一驚,七神猿個個都是寶貝,如通臂神猿,平日裏無甚作為,但若到了如來手中,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元始道:“你怎麼知道是如來?”

悟空道:“難道還會是旁人嗎?”

元始道:“如來算計陰陽神猿,已惹怒了鯤鵬出手,他還敢再擒通臂嗎?”

悟空思忖少許,覺得元始說得也有道理,但他實在想不出來還有別人會難為造化神猿。

眾人皆在苦思,悟空道:“在此想破了頭也無甚用處,我還是去尋他吧!”

元始道:“你去哪裏尋他?”悟空道:“我著齊天嶺通風、王禺等人一起去尋,他們乃是已醒之身,幾千裏之內亦能查到蹤跡。”

此時,地藏忽道:“並非如來,而是另有他人。”

“哦?你怎麼知道?”

地藏指了指諦聽,道:“也是機緣巧合,恰好被他聽見,你去東邊青丘山尋他便是。”

青丘山?悟空心中納悶,是誰擒了通臂,怎麼又跑去那裏了?

悟空起身便走,玄女放心不下,便跟了出去。二人身軀晃了幾晃,便趕到了青丘山。玄女暗暗吃驚,悟空身法已不再受筋鬥雲所限,雖不及自己施展法術快,但每次瞬移距離都要比自己遠上許多,天下能擒住他的人真是不多了。

悟空心急如焚,哪裏還會在意什麼身法快慢,隻一心要救通臂神猿,到了青丘山,光禿禿的一根擎天玉柱,並不見一人,悟空施展玄空法秘訣向上一望,見九枝之上有人影晃動,於是急往上趕。

到了上麵,隻見擎天玉柱之上,通臂神猿似被製住,坐在地上不動,而在他身邊有一人踱來踱去,步履既快又亂,似是拿不定主意,心中糾結得很。

這人竟是青丘!她怎麼打起了通臂的主意?

悟空施展身法,站到通臂身邊,隻要通臂沒被如來擒住,他便放心許多。青丘見悟空到來,旁邊還跟著一個道姑,目露驚詫神色,道:“你……你怎麼知道?”

悟空不答,反問道:“前輩,這是何意?”

青丘停住了腳步,滿臉沮喪失落神色,更有無盡的憂傷與無助,歎道:“罷了,都是我癡心妄想,恩將仇報。”

悟空道:“前輩,到底為何,莫不是——”他忽然想明白了,青丘在這世間唯有一個牽掛,便是她丈夫青林。青林被如來擒去,囚禁起來,青丘想救青林,卻鬥不過如來,故而出此下策,將心思轉在造化神猿身上了。隻是,她是如何知道造化神猿之秘的呢?

悟空心思一轉,青丘此事雖做了一半,卻也不能斷定她便是惡人,所謂關心則亂,對青丘來說,青林是她心中摯愛,而通臂神猿卻是幾乎不相幹的人,她拿通臂神猿去換青林,心中委實沒有多少愧疚之意。而青丘始終在此遲疑,自然是顧念齊天嶺之情,這也十分難得了。

悟空道:“前輩,你也算是牛兒之母,我卻是他兄弟,說穿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心中所想,我一清二楚,今後但有一絲機會,我也必要將青林前輩救出來。”

青丘聽了,眼中露出一絲感動,但轉而又是無邊的絕望。

玄女在旁看了半天,開口對青丘道:“你是九尾狐狸?”

青丘一愣,以她的修為資曆,敢直呼她“九尾狐狸”之人已經不多,她仔細看了看玄女,自然看不出深淺來,遲疑一下問道:“你是……”

玄女冷冷道:“你們說要救的那個,也是一隻九尾狐狸?”

“正是正是,前輩可見過他?”青丘也顧不得玄女身份,急問道。

玄女點了點頭,道:“見過,不過此時卻不知是生是死了。”她這麼一說,青丘簌簌落下淚來,她與青林伉儷情深,若是青林死了,她也絕不會獨活,這些年來,隻是靠著要救出青林這一個信念支撐著。

玄女接著道:“那年如來擒了那隻九尾狐狸,恰好被我遇見,我那時並不知道他的用意,故而未曾阻攔。這之後,再未見過,但以我推算,他擒九尾狐狸,自然不是為殺了他,十有八九是另有它用。”

青丘聽了,眼中放光,道:“前輩可否為我指條明路?”

玄女搖搖頭:“你修為太低,一絲機會都沒有,今後待鏟了如來巢穴,若見了那九尾狐狸,自然幫你帶出來。”

玄女本不愛多說,但見悟空情態,自然知道青丘與悟空頗有淵源,故而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青丘盈盈拜倒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