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70萬行代碼(2 / 2)

哈塞比斯微微點頭,沒有繼續多問。

希多教授喝了一口茶:“「烏拉諾斯」都有哪些參與者?”

“幾乎所有。”哈塞比斯緩緩道,“穀歌,微軟,亞馬遜,faebk,D-ave,波士頓動力,BAE係統,雷神公司……當然還有NAI的大學、國家實驗室們。”

“看樣子,你們是準備動真格的了。”希多教授露出笑容。

“當然。”哈塞比斯道,“不過我們還缺一位卓越的首席科學家,而我想,沒有人比您更適合擔任這個職位……希多教授,您覺得怎麼樣?”

希多教授微微一歎,感慨道:“我馬上就要76.5歲了,我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見證強AI的出生。所以,我有什麼理由拒絕你們呢。”

哈塞比斯笑起來:“這是我們的榮幸。”

……

約書亞·希多從奇點研究院離職並加入NAI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消息,在人工智能界不可避免地引起一陣波瀾,但由於此時暗流洶湧的世界局勢的襯托,倒也不算太大的新聞。

幾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在此期間,媒體曝光最多的就是北大西洋工業聯合體的一係列載人登月計劃。

輕車熟路的美國進度自是最快,據大約一年之後即可發射最新的運載火箭土星九號,運送四人乘阿波羅1號飛船登月。

盡管土星九號的推力明顯比巨人B差一截,阿波羅1號飛船作為月球基地部件,也同樣沒有襲月1號“完整”,但西方的一些媒體,仍然抓著比襲月1號多兩個的載人數量不放,大肆吹噓了一番。

萬象集團完全無意多,作為董事長的林寒更是露麵愈少。

此時此刻,林寒就一個人坐在自家書房的電腦桌前,看著眼前四個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碼,眉頭緊鎖。

黑猩猩AI至今沒有解決的謊言問題,加深了林寒對深度學習技術的疑慮——自我進化出來的人工智能,可能擁有欺騙人類的能力。

因此,他愈發堅定了人工設計的想法,禁絕內核代碼自我完善,以保證人工智能的忠誠。

眼前屏幕上的代碼,就是由林寒用鍵盤一行一行親手敲出來的AI內核。它的最初版本有數百萬行,經過多次改進,現在隻有七十萬行左右。

inds係統的代碼量也就幾千萬行,單就數量而言,七十萬行代碼已經是十分驚人的數字,多數程序員一輩子都寫不了這麼多代碼。

更何況,這些代碼還是基於量子算法的強AI內核代碼,難度和一般代碼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即便以林寒如今的身份地位,如果宣稱自己以一己之力寫出這樣的七十萬行代碼,估計都會有人認為是他精神出了問題。

這些內核代碼在通過形式驗證之後,便會永久固定,不會自我進化,甚至無法被重新編輯。

林寒相信,隻有這樣設計出的強人工智能,才是足夠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