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美夢成真(2 / 2)

此時洛陽失守後,唐軍將領封常清與高仙芝合兵退守潼關,隔日不久,唐玄宗誤聽監軍宦官邊令城讒言,以戰敗棄地罪軍法處死封、高二人,以至軍心動搖,除李光弼外朝中暫無可用良將,玄宗被迫無奈啟用病廢在家的隴西節度使哥舒翰任兵馬副元帥,領兵八萬,進駐潼關,合高仙芝舊部,與李光弼一同鎮守潼關!

此時正值至德元年初,安祿山好大喜功,傲慢過人,於東都洛陽稱大燕皇帝,犒賞三軍,儲備軍餉,士氣再盛,如日中天,待兵糧俱備萬事妥當後,分兵進攻潼關,逼取長安。

與此同時,情劍山莊總管沈輝接到冬梅二女捎送來的少主書信後,立即持軍令調動駐守河西,曾由李雲天一手訓練的精銳天德軍,東討叛黨,沈輝率領奪命五劍士,依李子儀信中所寫的兵法計謀,列陣為戰,出其不意,靜邊一戰,消滅叛軍七千人,繼又攻下雲中、馬邑諸地,打通東陵關,隨後依計按兵不動,全軍戒嚴,設滿防禦軍事,冬梅見少主吩咐之事均已辦妥,甚為欣喜;帶上李子儀所曾告知的神奇藥水,滿心歡躍的趕往長安與少主會合。

而宋燁、詹勳業、惠明、木林楓等群雄此際已到達京城。長安,在西周的時候成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蒿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義,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貿易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郡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在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複長安之名,並定都京城。

兵亂在際,烽火連城,街道一排排數百株的垂柳,枝條漸蔓綠芽,春風輕扶,萬物複蘇,路旁的積雪已化成一窪窪泥水,陽光暖煦的房簷下,堆滿難民及傷兵老員,呻吟叫痛,苦不堪言,街中行走的男男女女或攜著小孩,或扶持著老者,滿臉愁容,流離失所,失去了往日盛世繁華之景。

群雄投宿客棧後,又大覺不妥,魔教在暗而己方在明,應付起來諸多不利,何況又不知當今形勢如何,商議許久未有良策,忽然店家一名夥計敲門說有貴客前來拜訪,宋燁等鷹眉緊蹙,想不到今日始到長安,便被人得知落腳之處,待換來客相見後,方知乃護國公府內的三大高手之一,飛天鷹、韓天雨奉國公秦將軍之意前來請群雄到府內商議江湖及天下要事。

宋燁等素知秦萬翎乃開國名將之後,曾手握重兵,軍中聲望甚高,近些年來因年邁在家頤養天年,解去兵權,少理朝政,閑暇之時鑽研武學,功力自是高深莫測。他單脈一子,乃年輕有為的將領,不料十二年前因力阻楊國忠獻其妹楊貴妃一事後,當晚被一位功力極深的黑衣人夜入府內,施以毒手,其後連傷府內數位高手逃脫,秦萬翎花甲之年痛失愛子,因此染了一場大病,安養一年之久方才康愈,而後見皇上寵愛楊貴妃,日益昏庸,憤恨不平之下,自此不問朝中政事。

雖然愛子英年謝世,未免痛心疾首,但卻留下了一個聰明伶俐、楚楚動人的女娃,成為護國公府的掌上明珠,現下千金正值妙齡,肌膚勝雪,嬌媚無倫,容色絕麗,豔冠京華。不知累得長安城內多少將相王侯、達官富貴的公子哥拜倒在石榴裙下。

隻是她當年因挨黑衣人一掌,身受寒毒入侵,被秦萬翎以內力真氣相輸,抵抗陰寒之氣,後來又教她習武練劍,頗得真傳;故此凡夫俗子之輩,又豈能看得入眼,絲毫不將任何男子放在心上。素日裏一身男裝,舞刀弄劍,統帥京城女兒粉團,專愛打抱不平之事,倒也是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另有一番風情;看得那些京城紈絝子弟、熱血少男垂涎欲滴,弄得心癢難遏,均以征服此妮子作為男人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