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王者歸來(3 / 3)

邪帝自華山之戰後,閉關半年餘載,不但內傷早愈,功力更進一層,臻至《天魔印法》的最後一重“天魔合一”的前一段境界:‘滅心無道,萬念重生,破身後立,天魔虛空。’。

魔教中人本身危害武林,做孽深重,寰無人道,因此《天魔印法》中前八重唳氣之重,一層威力強過一層,乃至陰至寒至魔至邪的無上玄功。而第九重恰好相反,由魔心轉念,然後破身後立,進入虛空的天魔境界,無所謂魔無所謂道,臻至魔道最高境界。

李子儀收斂心神,安然寧恬,臉容古井不波。手中緊握著佳人的蓮逸古劍,劍氣聚於劍中,越來越強,寶劍開始震顫起來,愈來愈亮。腦海自然而然閃現出劍典第九重的心旨:情隨意轉,意隨念動,劍出吾心,道境通明;靈心澄明通透,無論對方魔功如何倍增,自己毫不受他的影響。身子周圍飛轉的劍影帶動劍氣形成一個氣流旋渦呼嘯風聲,不斷籠罩過來的魔氣真勁,有若石沉大海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運劍到達如此境界,正如《吳越春秋》論劍中所載:“凡乎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猛虎。步形侯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複不聞。”論述闡明了劍技中的虛實、先後、內外、強弱,形神等,尚且及速度、路線、呼吸、心境等方法。

邪帝暗讚此子了得,體內玄功提升到十成功力,腦海間閃過《天魔印法》前幾重的招路:魔天無語、魔音鶴唳、魔劫不複、魔蠱神心、魔仙滅道、魔斬佛祖、魔蝕天地、魔入夢魘!將邪氣不斷蓄至顛峰,驀地驟變,當下鬼魅電掣般揮掌疾出。正是最後一層‘滅心無道,萬念重生,破身後立,天魔虛空的“天魔合一”。

李子儀神色嚴峻,雙目靈光若電,貫注著周圍的一切,見來這不善,暗叫乖乖不得了!身若閃電,踏步流星般連氣牆內施出‘九龍神劍’劍典中前幾重龍騰四海、戰龍在野、龍綜四渺、猛龍過江、龍嘯九天、降龍歸綜、龍行天下,飛龍再天,八道劍光飛吟,李子儀長嘯一聲:“九龍齊飛,萬劍歸宗,浩天正氣,日月齊光”神交天地,人劍合一。

邪帝古向羽鬼魅閃動,苯雷電掣施展渾身解數,變化了數十次,以眩惑對手,魔功猶如大漠中驟起的風暴向李子儀狂卷而去。李子儀憑著靈覺,並不著意對方是如何變化,大智若愚,揮出揮出平實得看似笨拙的數十劍劍,偏偏可以封死了他所有後著變化,當下一聲狂嘯,空中轉身聚力,人劍合而為一電掣般仿佛一條怒吼騰空的蛟龍。

古向羽身影乍閃,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逐倍增多,破身後立,天魔虛空。教人分不清哪個是實體哪個方是虛幻!恰恰每個身影出掌方位不同,委實虛幻難測,乃天魔最高的境界。

李子儀仿佛身在蛟龍的體內一起翱翔,眼前掌影翩飛,拍向自己周身要害之處,他從未見過如此玄奧的魔功,每個影子時重時輕,一時踏足凝重,步若千斤,一時輕若鴻毛,毫無著力,當真乃匪夷所思的境界。

李子儀渾然不解,不知擊向何處,正當此刻腦海驀地中閃起《道德真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當下李子儀心靈澄明,閉上雙眼,刹那間心神嵌進了大自然的天心裏,似覺天地精氣,與自己冥合為一,無分彼我,心領神會下,揮劍九龍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