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絕代佳人(2 / 2)

隻見一位體態婀娜多姿,線條玲瓏優美的佳人,垂著燕尾形的發髻,臉戴麵紗,身穿粉紅色羅衣長褂在燈光灑射下熠熠生輝,她步履輕盈地走過來,一雙眼睛清澈澄明,眸球烏靈亮閃,柔情似水,滿懷芳香,一絲薄薄的麵紗掛在天仙般的臉頰上,似有還無並不著用,遮住的鼻梁和香唇隱隱在現,透過麵紗模糊地看到她古典美姿的輪廓。

才女身穿的是白地青花的長褂,隨著她輕盈優美、飄忽若仙的步姿,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配合著她修長曼妙的身段,纖幼的蠻腰,修美的玉項,潔白的肌膚,輝映間更覺嫵媚多姿,明豔照人。

直到李紫嫣以其優美的姿態,坐在正座長幾上,羅衣下隱隱約約露出了一截白皙無瑕、充滿彈性的纖足,其迷人魅力更不得了,令到男人隻想把她壓在身下,好探索她精采絕倫的玉體,嗅吸她幽蘭般的體香。

朦朧的薄沙將俗世的目光遮擋,卻抹不去眾人心中的貪念,顯然佳人不願沾染塵俗之氣,自身清幽典雅,其趣在於天然心靜,而不在於情之表達,以菊為伴,以琴為友,不求知音,平緩無味以至渾然超脫之感,此乃淡者。

李紫嫣悠然而坐,以其清甜純美的聲音道:“真是不好意思,累得諸位久等了,紫嫣在此作歉;噢,元稹公子,陳拙老師、趙耶利前輩亦曾到來啊,令紫嫣受寵若驚哩!”

在師馨悅身側一位三十許間書生打扮的公子客氣道:“承蒙紫嫣姑娘厚愛,在下是來聆琴聽詩的!”後兩者紛紛微笑各自打過招呼。

李子儀心中駭然,這兩位陳拙、趙耶利均為當代著名琴家,在音律方麵影響甚大,一位以“琴驟”聞名,一位以“音急”著世,雖不知元稹公子是何許人也,但聽聞才女如此敬重此人,想必亦大有來頭。

李紫嫣欣然點了點頭,轉向著廳內眾人道:“小女子不才,鍾愛秋菊,特舉辦此次菊會,邀請諸位天南海北前來共賞;一者欲以詩會友,二者是在等一位故人。近日紫嫣新作一首曲子名作《幽蘭》,然而知音難覓,倘若在座各位在半柱香的時間內能連續對上小女子三副書聯,便可隨紫嫣入內廳,親自奏與君相聞,以慰其孤寂之感。”

眾人“轟”地喧嘩不止,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想到可與才藝美貌並稱於世,稱冠天下的女子共室,聆聽佳人獻技,都爭先恐後躍躍欲試。

元稹站起身來阻斷眾人的喧嘩,道:“諸位切莫心急,先請紫嫣姑娘為大家奏上一曲梵音好讓我等尋些靈感如何?”眾人聽後,齊相叫好。

李紫嫣抿嘴嬌笑輕道:“元公子很貪心哩!嗬嗬,既然如此,紫嫣就恭敬不如從命,為諸位奏上一曲五弄之一的[秋思],以此助興,盡上待客之禮。”

一名俏丫環抱來一隻精美絕倫的古琴,“蜀琴木性實,楚絲音韻清。”單看良琴佳弦,便知曉樂器自身的音質之清和絕妙聲韻。漢代蔡悒在其所著[琴操]中講道:“昔代羲氏作琴,所以禦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其天真也。”自古以來就把琴視為表徽道德的樂器,因以陶冶性情,移風易俗,進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琴曲在美學方麵概括為十三象:雄、驟、急、亮、桀、奇、廣、切、清、淡、和、恬、慢。音律思想中歸納為:欣然、深情、清高、曠逸、藝術、聖賢、仙家七類。[秋思]已成為當代琴人所尚的高雅之曲,與[遊春][綠水][幽居][坐愁]合稱五弄,正是:“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的境界。

李紫嫣接過古琴防於塌前,纖指輕撥絲弦調試音色,發出清幽的幾聲脆響,緊緊扣住眾人的心弦。猶如詩句:“江上調玉琴,一弦一清心。”才女幽幽道:“此琴乃蜀木楚弦而琢成,名喚‘玉泉’諸位請留心聽了。”

隱見佳人玉手,飄忽舞動,登時音韻嘹亮,琅琅鏘鏘,聲若鼓鍾擊罄,而得金石之音;其揮弦有時琴音流動,節拍快速,如風如雨,如飛泉激浪;有時指快音促,而急切激越,如行雲流水,舒卷收放,緩急相接,運思微妙,氣韻生動。

琴之氣、琴之情、情之勢,可在人、可在物,可在神。過了片刻琴音轉為婉約飄逸,傾訴秋思。彈者心靜,琴止音稀,音隨人心而發,應妙指而響,其聲柔美,清而複爽和而複暢。

李子儀聽得仿佛騰雲駕霧九宵雲外,如入仙境,靈心中閃過一首詩雲:“信意閑彈秋思時,調清聲直韻疏遲;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