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靜雲仙府(2 / 2)

若不是有人領路,恐怕真要尋上幾天才能找到,李子儀與四女來到靜雲庵門口,門前不遠處是一傾黛玉般的鑒湖,四周竹林鬆影,飛簷碧瓦池山就勢,掩飾其中,湖光山色,隨天氣的變化,時而雲霧蒙蒙,時而空靈通透,庵門為竹木所製,內外門框上各刻著一副對聯。

外聯為:“持菩提心行菩提道,為一切善離一切惡。”內聯是:“揮袖任瀟灑,隨風逐自然。”

李子儀受景所感,賦詩道:“湖光朝日兩相合,潭麵無風鏡未磨;遙望靜雲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一首七言絕句描寫此情此景再合適不過了。

此時靜雲庵中傳來腳步聲,兩位身著素白道衣的靜雲弟子走到門口,施禮道:“不知這位施主可是李子儀少俠,庵主正在大殿等待多時,請隨我們來!”

李子儀隨著兩位道女,入門過院,來到大殿處,在幾位素麗淡雅的弟子烘托下,坐在大殿中央處一位四十餘歲,氣質超凡脫俗,神情入聖若仙,雖不施一點粉脂,卻美麗動人,有如女菩薩般,靈氣十足,周圍的一切仿佛因她的出現變成了洞天仙府,此人便是世稱南仙聖主的當世武林高手榜名列第三位的靜雲庵庵主鍾明慧。

鍾明慧見李子儀等入大殿,微笑起身相迎道:“情劍山莊的少莊主,名震天下的少將軍李子儀少俠來訪,使本庵蓬碧生輝啊!”

李子儀與四女一起還禮,前者謙虛道:“庵主太客氣了,晚輩怎擔當得起,家父在世時常提起庵主,晚輩早想來拜訪,今日來此,終得償所願。”

鍾明慧稱讚道:“子儀果真乃曠世奇才,不但武學修為高深,猶勝當今武林前輩,更是才情卓越,三年前大破突厥聯軍,又施恩於天下百姓,這些早已傳為佳話,不愧為天下第一劍李雲天之子!”提到李雲天時,她眼神掠過複雜的神情,一閃而過。

李子儀有點慚愧道:“前輩實不相瞞,晚輩剛從華山之巔與邪帝決鬥回來,身負重傷,恐怕要修養一年多方能痊愈,邪帝雖受傷不重,但在半年內也難以運功,他已經答應我隱退江湖,不再管武林之事,把神月教將傳位給下一代教主,從而專心修煉‘天魔印法’中的最高一層‘天魔合一’,三年後與我續戰。

為了阻止魔門會統一武林,禍害天下,我決心悟祖傳劍典第九重,可是第九重的‘九龍齊飛’猶如水中月鏡中花,難以琢磨領悟,所以特來想借貴派絕學‘蓮花劍譜’一看,也許回對我領悟有所幫助也說不定,不知庵主意下如何?”

南仙聖主鍾明慧沉思道:“蓮花劍譜”是敝派祖師所創,劍譜以柔為主,以守代攻,奧妙無窮,珍為天下少有隻絕學,門規中嚴禁讓外人過目,但為了武林的興衰,乃至關於天下安危,本庵主就破例一次。”

李子儀興奮感激到:“多謝前輩以天下為重,不過晚輩不想庵主為此而破規,隻需讓劍譜放於十步之內,我便可感悟到其中的心法和劍式,這樣就不用過目了,那庵主也無破規而言了,是嗎?嗬嗬……”

十步悟劍,乃李子儀最為出奇之處,十步之內,不但劍氣可傷敵於無形,靈覺又可洞悉周圍一切,有如親手觸摸,親眼過目毫無遺漏。

鍾庵主暗自稱奇,淺笑道:“這不如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嗎?不過為了武林的安危,又要對本門有個交代,這也就是沒辦法的最佳辦法,劍譜被藏奉於靜雲閣中,李少俠請隨我來。”

李子儀緊隨著鍾明慧走出大殿,步入後院,靜雲庵占地甚廣,布局精美,院內翠竹,碧水,岩崖,勁鬆巧奪天工,環境優美,小橋,流水,山湖,晨霧,仙樂嫋嫋,鍾鼓聲聲,沿湖邊的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拾級而上,度過小橋,底下溪水潺潺,清泉汩汩,不遠的庭院內傳來朗朗的誦經,使人一時忘卻凡塵俗念,似覺在天上的仙界了,如夢如幻,不禁隨心憧憬,彈古箏,奏古琴,弄古蕭,賞茶藝品香茗,揮毫淡墨,對弈把酒,逸意超然。

四周綠竹成陰,翠葉瑟瑟,真可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意境,李子儀忘乎一切,陶醉美景之時,仿佛聽到有仙語從小湖邊傳來。

廊亭靜雅繡林間,碧湖清泉攏雲煙。

翠萍無力嬌依水,蝴蝶起舞欲成仙。

聲音膩中帶細,柔中帶甜,用如甘甜美酒,沁人心脾,又若風中花香,讓人沉醉,甜美的聲音把李子儀從自然中喚醒,隨口道:“欲把此景比洞府,仙語良辰總相宜,好美的聲音和詩意啊,好優美的靈氣。”